莫问纠结的是:师家大会果然继承并发扬了我们伟大天朝的开会传统,一个话题决议,每天晚上开会,一直开了七八天也没开出个结果来,倒是怎么审问师刚和师文孝的事让莫问很头疼,再怎么说,他们也算是自家人,当然不能用审问张赣的方法去处理,可是,这俩老狐1狸也吃准了你不敢怎么动他,咬死不承认,让整个局面陷入僵局。莫问一阵无力感。
最近几日,莫问也没功夫搭理师若雨,一天天的不是对着俩老狐1狸跳脚,就是和王儒合计该怎么敲诈张家。这也是个头疼的问题,王儒倒是表示说,张家虽然有钱,可也不太可能为了张赣倾家荡产,所以,任何不理智的条件,都可能被对方忽略,还有就是,一旦张赣被放回去,张家和师家肯定就彻底对立了,那师家何去何从?
莫问也不禁头疼起来,内忧外患之下,怎么去处理和面对?背后是千万的师家老小,他们的身家性命也许就在家主的一念之间。站在这个立场上,莫问不禁佩服起那个看起来文文静静的十八岁的白衣女子,每天,她要顶着多大的压力去处理大小事情?
莫问咬了咬牙,豁出去了,亲自去师若颜的小楼悠然居去找这位师家的年轻掌舵人。地方叫做悠然居,其实,整日里是忙忙碌碌的,大事小情,请示的,传达的,上报的如此种种,当下多事之秋,事情显然也多了起来,原本根本不需要家主拿主意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一旦搁在乱世就成了天大的事端,底下的人不敢擅专,只好层层上报。
莫问敲了敲门,师若颜自己在屋子里,随口一声进来,莫问推门走了进去。如小山般的账簿和书册、信封将这位美丽的女子深深的埋在桌案上,莫问好容易看见了她,不得不说,这是个很讲究的女子,如山般的各种册子被整理的整整齐齐,身上的衣着也是一丝不苟,只是紧锁的秀眉现实了她的极度疲惫。
“有事儿?”师若颜倒是很惊讶莫问会来这里找自己。
莫问点点头,恩了一声,眼光扫了扫桌子四周的小山,苦笑道:“没人帮你处理这些么?”
师若颜也苦笑:“女子无才便是德,身边的丫鬟就是识字的也不多,怎么看的懂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其他的账房毕竟是男女有别,我总不能未出阁就和那些老爷们整天在一个屋子里吧?还好,都是账房和管事帮我分类过的,看起来倒不是很麻烦。”
莫问不假思索的张嘴就道:“那你结婚了不就有人帮你了?”
师若颜这次笑的有些苍凉:“读书人讲骨气,大凡胸中有点墨水的谁肯上门做个赘婿?而找个大字不识的粗野汉子,又如何掌管师家?哎,不提这个,先坐吧。有事等我一下,我把这本账册算完了再说。”
师若颜所在桌子的背后,一扇紧闭的房门,大概就是这位大小姐的卧房,正四处打量着,听见师若颜轻轻的在桌子那边说了一句:“茶壶里有刚送上来的茶,自己倒吧,我这太忙了,怠慢了!”
莫问点点头说声客气,在桌子对面找个圆凳自己坐了下来,四处打量着这所小楼内的布局,雍容典雅,书香之气很浓,背后的墙上是一副古画,莫问看不懂,也不知道是哪位名家的手笔,约略看出来是一副远山图,连莫问这狗屁不通的都看的出来,这画的功底很深,意境有些老庄一派的味道。
莫问突然心底一颤,却原来,师若颜喜欢的是道家的清静无为,是一个喜欢闲云野鹤的性情,倒是旁边一副字吸引了莫问,原来是陶渊明的《归田园居》,看完这显然是师若颜亲笔的诗词,再过去则是一个很大的黑漆书架,书很多,多到莫问有些头疼,再过去,就是几件古色古香的家具,和悬在墙上的一把古朴宝剑,其他再无一物,屋子里甚至熏香都没有。
莫问取过桌子上的茶壶和茶杯,自己倒了一杯,当然,这里并不是待客用的茶盏,而是简单的茶杯,显然是师若颜自己用的,端着茶杯慢慢的品着,走到那副国画下面,仔细的端详着,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倒是下面的落款引起莫问的兴趣:大业六年,静嫣,然后,笔锋赫然一变,下面写着一首小诗,大概是出自诗经里面的隐约,莫问倒也没兴趣,只是那笔迹分明是师若雨的,终于在下面的两个印章上得到了确认,画鉴是师若颜,字的落款是师若雨,还带个很另类的印鉴,像个梅花状。
看到这里,莫问终于明白,今年是大业八年,这话是两年前,姐妹俩一个作画一个题字的。想到这里,也不禁暗暗佩服,要说这个时代里女子无才便是德,可要看师家姐妹两人,全是文武全才,老二若雨擅长书法和刀法,老大的画隐然有大家风度,显然也是从小打下的功底,掌中一杆凤翅槊也是一代高手。
感叹世家丰富底蕴传承的同时,不禁想起后世一句经典的谚语叫做:富不过三代,可实际想想,在中国古代,尤其是宋朝以前,那些门阀世家,有哪个不是老子英雄儿好汉?西魏有八大柱国,也就是宇文泰,元欣,李虎(李渊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赵贵,于谨,独孤信(杨坚岳父,李世民曾外祖父),侯莫陈崇。这八大家族在南北朝时期甚至之后的隋唐两朝都影响深远,那个时候的富二代可真的是有真材实料的,哪儿像后世的富二代完全变成了一个贬义词。
想想八大柱国出身的这些子孙们形成了一个关陇集团,丰富的人才,乃是北周统一北方,以至隋唐统一全国的基础。可见,当时的师家门阀绝对的是一种实力的象征,兴盛之时,甚至主宰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隋唐盛世。
“想什么呢,这么入神?”身后传来师若颜的声音,显然,她的工作可以暂时告一段落。
“在想八大柱国。”莫问随口说道。
“八大柱国?哦,原来是八大门阀,怎么会想起他们呢?”师若颜轻轻的在刚才莫问坐过的椅子旁边坐了下来,自己给自己倒了杯茶水,看了看莫问手里的茶杯,打趣道:“莫大公子终于会品茶了么?”
莫问自嘲一笑:“嘿!其实也没什么,我来是有几个难题,想和你说下,一个是,我和王老哥准备拿张赣作筹码,狠狠的敲诈一下张家,可又怕把他放回去以后,给师家带来很大的麻烦,所以要来问问你的意见,第二是关于师刚两人,死活不承认,我又不能动刑,他们也吃准了我不敢动他们,所以一个个老大的架子,跟大爷似地,好像我才是那个犯人,所以,我准备私下动刑,先让他们承认了罪行,有什么错处我一力承担,大不了我这个外人拍屁股走人。”
师若颜正巧把茶杯凑到自己唇边,就着这个姿势思索了一下,缓缓道:“张赣的事儿,倒是不很难,就我所知道的,张家张赣还有个弟弟叫做张昊,这些年一直被张赣流放北地管理家族的生意,如今,张赣被擒,两个儿子又死了,我估计张昊肯定会回张家夺权,我们要做的就是等张昊开始清除异己之后,把张赣放回去,这样张家肯定陷入内乱,无力对付师家,所以,把握时机很重要;至于,师刚两人的事儿,我也拿不定主意,不过,既然撕破脸了,奶奶的意思是肯合作便罢,不肯合作必要时可以灭口。”
我了个去!莫问又一次哀嚎:果然是玩阴谋出身的,这么简单的就处理掉了让自己惆怅了好几天的事情,看来,永远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和手段。
莫问正纠结呢,就听见师若颜继续说道:“只是,这么做了,势必要在师家内部引起大规模的动荡,奶奶之前和我说过,斩草除根,死人说过什么,没人可以证明,但是,为了避免后患,一定要将五爷爷和文孝叔那一系的势力彻底剥离师家,要办,就必须要快,还不可以留下把柄,这几天我也在犹豫到底要不要这么做。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一直拿不定主意。”
莫问点点头,看着她说道:“再不忍心,也必须尽快决定,不然,内忧未除,外患又起,我们还需要尽快决定师家的去留,只是,你们开会到底要开到什么时候?”
师若颜闻言闭目想了一会儿,缓缓睁开美丽的双眼,冷冷道:“招兵备战,不管最后商讨的结果如何,师家必须走这条路,没有人可以反对,寄人篱下终归不是长久之计。”
对于她的果断,莫问一直是很佩服的,笑道:“那我就放心了,如果招兵的话,一则兵员是个问题,毕竟师家再大老少都算上也不过是几千人而已,还有好多外围子弟,忠心也是个问题,再者,这邯郸县不会有什么掣肘吧?”
师若颜自信的一笑:“解决了内忧,邯郸县也要看师家脸色,不然,师家也不会兴盛了几百年!还有,以师家眼下的财力,显然不可能组织起大规模的军队,朝廷也不会允许,莫公子是于老真人的关门弟子,传闻于真人最擅长排兵布阵周天星象之学,你认为师家该如何取舍?”
莫问捏着自己的眉心思考了一会儿,缓缓抬起头来,缓缓道:“重金打造一支骑兵,来去如风,千里奔袭,让人闻风丧胆的骑兵,当然,要对家族绝对忠心,这样,袭扰敌后,打乱敌人大阵,让敌人有所顾忌才不敢贸然对师家下手,相反,因为手上的武装足够自保,又不足以影响那些有野心的人,这样师家就会成为各方势力争相拉拢的对象,也才能在这乱世里谋个生存!”
师若颜慢慢的咀嚼着莫问的话,好一会儿才道:“主意是不错,但是,乱世终究有过去的一天,当有人一方独大时,师家又该何去何从呢?”
“家族要想长期兴盛下去,就要记住一句话,朝里有人好做官,这话放到家族也合适,如果当今朝廷,师家说话有很大的分量,些许宵小,谁还敢打师家的主意?”莫问淡淡的说道。
师若颜点点头:“我明白了,多谢莫公子赐教,既然,要打造骑兵,当然要有好马,良驹多产自北地和西域,从今天起,找人组织一支走私马队,专门负责从关外购买良马,至于,建立骑兵的具体规模和章程就麻烦莫公子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