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龙凤大唐> 第廿二 开封有个李青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廿二 开封有个李青天(1 / 2)

跟着郭孝恪的船队,我们一起到了汴州。

虽然经过竭力挽留,但是少林僧人还是返回了本寺,不为红尘所动。

这个时候的汴州还远没有北宋的那个时候的繁华,不过好歹也是黄河道上的水陆码头。

隋唐郡县因其经济好坏人口多少分为特、雄、望、上、紧等等级。汴州乃是雄郡,人口密度大,在实行按户口征收税赋的唐朝,这里的经济可以算是相当的好。

到了任上和上任的汴州刺史交割了一翻。

开封刺史府邸

“丁口十万五千三百二十一户…….治下六县……”这位民曹推事乃是本地老吏,所以对本地是相当的熟悉,见我是亲王领军州,虽然也知道我不管什么事,但是好歹也是尊神不是,所以也按照程序汇报。

“这些东西你给陆判官就好了。”我摆手道,这些官方数字到底有没有水分,那还很难说,看着那厚厚的黄册,我就失去了去翻读的兴趣。好在有从相州来的陆政明,他本是于舍人的老同学,脾气更臭,虽然长着一张晦气脸,但是心思细密,让他抓财政工作应该错不了。

不过这个“开封府”的确也不错,没想到,老包“坐过”的地方,我也可以坐上一坐。

没消停几天,我叫人搬了块大青石头,在上面刻上“公生明,廉生威”,让人贴出告示,告知老百姓,有冤你快来告啊。

本来想整三口大铡刀过把瘾,不过刺史无权杀人,终审权在刑部,还必须皇帝亲自批示才可以执行。贞观朝在对执行死刑的方面是相当谨慎的,虽然麻烦一点,但是却很有人文味道的。

等了半个月,鬼都不上门,估计都是见我还是个半大的小孩,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不过事情总是有例外,在某天,有人找上了门。

“下跪的什么人啊?”我坐在堂上问道。

“民女汪李氏”那女子哭泣得甚是凄惨。

“哦”我正要说话,却有刑曹判官上前说道:“明府,原告若无状纸则不能成案。”

这个时代的人识字率是很低的,而写状纸是个技术活,不单有一定的格式,还有一定的大小规章制度。而各个司法部门按照状纸长度收取一定的纸头费,这个费用是用来为编外的社会招聘人员发工资的,所以文案这个职务是个很有赚头的职务。一年下来就是不搞其他的也有十匹绢的收入(相当于现在年薪10万,可跨入白领阶层)。

“你有状纸吗?”我当时不太明白这个机关,那妇人估计是老打官司的了,早准备好了。我取了来一看,原来是很重的一个罪名啊。

“把那个汪静辉的案件调来看看。”我收下了状纸,边转回去看档案去了。

一看之下让我大吃一惊。

原来这汪静辉乃是个无告引的平民,也不知道怎么就到了这里,李氏的父亲是老实的庄户人家,无子,边招赘在家里。

偏这汪静辉声称他是蜀中人善于酿酒,借来银钱,终于酿出了美酒。其酒浓烈,比一般的酒劲道更大。

偏有富商赵三觊觎那酿酒的方子,便设下了个圈套,哄那汪静辉合作开个酒楼名曰什么“太白楼”,转卖着烈酒。一年下来汪静辉倒挣了许多钱来,却看破了赵三的诡计,自己买下酒楼自己经营。

那赵三怀恨便买通一个管平难仓的官吏,卖了粮食给汪静辉酿他的“五粮酿”。后来赵三做引,带着官军以盗买军粮的罪名封了太白楼,抓了汪静辉,弄到监狱里没到一个月,便报上个暴毙。

从卷宗来看,我已经有九成把握,这位也是一位穿越者,可怜的家伙没搞清楚状况就被古人用诡谲伎俩给整死了。

这个案子其实也并不难,我找来了几个案犯,反复疲劳审问,这些人肯定是百般抵赖。我冷哼道:“既然都不说暂时把这几个人押解到神橱那边,真相自然大白。”

这几个人都把拴在了橱柜里。

“汪家娘子,我劝你还是回去。”胖子赵三说道,“你这几年告下来可有结果?”

“你这恶贼,陷害我家郎君!”汪李氏气愤地说道,“就是告到长安我也要把你告下。”

“汪家娘子,你这是何必呢”那被指证里正埋怨道,“只要你肯把方子交出来给赵三郎,你便能得回大量钱财,趁着年轻也可找门好人家。”

赵三更得意了:“实话对你说吧,那小吏乃是程都督小妾的兄弟,你一介女流如何动得他。若不动得他如何能动得我。”

那里正劝道:“那程咬金乃是陛下手下的大将,他的家人哪里是你能告倒呢?”

“天理何在啊?”汪李氏叫道。

“听我们的劝,等下那官人来了,你便撤状。”赵三“好心”提示道。

那妇人听他们这等言语心里起了几分疑惑,那里正又在那里劝解。

“啪啪啪”脚步声起,这几个人都不再说话。衙役把他们都带走了,我叫人打开那个橱柜的暗格,里面钻出个文吏来。

拿来了记录,我冷笑一阵:“把这几个人分开关押。”然后我写信给程知节。

没多久那个人犯就被带了来,那老程当真也厉害得很,也不多说,把那个小老婆也一起杀掉了表示撇清。

这些案件的审理工作就简单得多了。有了那么硬实的人证,赵三等人无法抵赖,被判了个诬告良人陷害杀人,交刑部核准处以绞刑。

汪静辉本身也的确违反了禁令,不过罪不应死,太白楼重新归入汪家,由汪李氏管理。赵三还被检举其他罪行,罚没了家产。

此案后我的名声大振。

不过麻烦也跟着来了,两个很长时间都扯皮的官司也拿到我这里来。

一个是王氏案。寡妇王氏告他的小叔子企图强暴自己,而小叔子说王氏是自己愿意的,由于取证困难,所以一直在扯皮。

我看了卷宗,一拍案几:“你们三个衙役,去把那妇人衣裙剥了。”

那几个衙役上前去脱王氏的衣服,唐朝再开放也有限度,王氏当然反抗,三个人居然无法近身。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