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名中年男子身形瘦削,双唇单薄,眉目疏朗,一头乌发挽了个简简单单的发髻,中间插了一根毫不起眼的木簪,一袭素白色的长袍松松垮垮套在身上,随着他的走动而显得愈加空洞,只见他大喇喇地在马盰的右手处抱腿盘膝而坐,眉目间还有些宿醉后将醒未醒的意味。
这便是当代护国大国师,白烨。
出乎秦震的意料,当马盰入殿时,在殿中已然就坐的朝臣们并没有重新站起高呼万岁,或是大行跪拜之礼,他们只是神色寻常地挺了挺腰板,敛起了嘴角的微笑,向北面微微低头,便算作是对皇帝的礼敬。
马盰抬了抬宽大的袍袖,开口道:“诸位公卿臣子平身吧,今天是朕登基以来首次举办殿试,是朕第一次在全国十四个大州网罗天下学子,这两个月来,各部院的官员从上到下无不为此事竭尽全力,朕心甚慰,待朕看过本届英才之后,定当对有功之臣不吝赏赐。”
殿中朝臣们齐齐躬身,礼部尚书郑宏持礼答道:“为国选士,乃臣子本分,岂敢言功。”
马盰笑了笑:“郑尚书乃科举主事,便请为朕主持殿试。”
“谨遵圣命。”郑宏拱手领命,长身从自己的坐席上站起,沿着殿中红毯缓步走至百余名考生面前,朗声道:“老夫郑宏,忝为礼部尚书,也是科举考试的主事之人,今日参加殿试者,有文考七十五人,武考二十四人,总计九十九人,俱是在各州考区脱颖而出的英才。”
秦震暗想,这九十九的人数该不会也是他们为了讨皇帝的欢心而专门凑出来的吧?
又听郑宏徐徐讲道:“殿试共分两科,一是必答,无论文武皆要回答一次问题,题目由礼部、吏部、兵部共同拟写,由都察院挑选并宣读;二是共答之题,由陛下或其指定的某位朝廷重臣择时政大事出题,每人皆可回答。”
而后,九十九人便开始了第一科的考试。
这有些类似于秦震曾经多次经历过的公务员面试,但留给考生思考的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要求脱口而出,须有急智,所以针对武考生的题目要简单得多,而且多是常规的法条或历史的重大战役,大多数考生都能够勉强回答。
之前曾有一面之缘的刘君玉赫然是司隶文考的第一名,而那名年轻几岁的岑啸风则是司隶第三。
文考的题目大多是询问国家政策的利弊,或是历朝历代的兴亡,这些学子们基本都能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偶尔有几人因为过度紧张而回答得磕磕绊绊,更有一人一句话没说就直接晕倒在大殿之上。
七十五名文考生回答完毕后,只听都察院官员高声宣道:“司隶武考第一,晋阳栾闯上前听题。”
栾闯虽然向来洒脱,此刻也不禁屏气凝神,长身离席,越众而出,束手站在了红毯之上:“晋阳栾闯,殿下听题。”
官员随意地从从题本里抽出了一张纸,一阅之下竟然笑出了声音。
殿中有些官员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身为院长的阴晨缓缓说道:“卫刚,殿试之上,岂容你如此无礼?”
卫刚被上司责怪,却并不急于解释,反而清了清嗓子,不急不迫地朗声诵道:“开国名将之一的栾晨,是以哪些战功获封皋狼公?”
他话音刚落,殿中许多朝臣都笑出了声音。
栾闯微微翘起了嘴角,抬头答道:“回大人的话,先祖虽是草莽出身,但以勇武被太祖皇帝拔擢为将,凭借为太祖皇帝平定益州的战功获封关内侯,平定交州后获封皋狼侯,后又参与对扬州的决战,在统一天下之后获封皋狼公。”
龙椅之上的马盰微微颔首,笑道:“他自己历数自己祖先的丰功伟绩,岂会答错?阴院长,朕觉得这道题目实在太过巧合了。”
阴晨拱手道:“武考不过二十余道题目,此事可是未曾预料。”
马盰摆了摆手,示意继续。
阴晨的目光却又重新落在了卫刚的身上。
“司隶武考第三,金城秦震上前听题。”很快就轮到了秦震。
秦震越众而出,昂然立在了殿中。
马盰和朝中许多大臣在听到了“金城秦震”四个字后,明显都吃了一惊,大国师白烨那双似醒非醒的眼睛也在一瞬间睁开,射出两道如有实质的目光。
刹那之间,殿中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秦震的身上,他有一种被高温蒸熟的错觉。
他忽然有些结巴起来:“草民、金城秦震,在、在此听题。”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