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江汉英雄传> 第46章 人幸有善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章 人幸有善意(1 / 2)

() 有臣民而无君,亦不成臣民;臣民无君,亦乱,不能自治理,亦不能成善臣民也;此三相须而立,相得乃成,故君臣民当应天法,三合相通,并力同心,共为一家也。

比若夫妇子共为一家也,不可以相无,是天要道也。

此犹若人有头足腹,乃成一身,无可去者也;去之即不足,不**也。

是天地自然之数也。

故古者圣人取法於天,故男子须得顺善女与为治,然且有善子。

男者,君也;女者,臣也;子者,民也。

故天命治国之道,以贤明臣为友,善女然後能和其子也,善臣然後能和其民也。

善女然後能生善子,善臣然後能生善民,民臣俱好善,然後能长安其上也。

真人yù乐知其效,天者,君也;地者,臣也;天雨周流,雨之善地,生物善;雨之恶地,生物恶,此之谓也。

今父母君臣,尚但共持其大纲纪耳。

大要实仰衣食於子,人无子,绝无後世;君少民,乃衣食不足,令常用心愁苦。

故治国之道,乃以民为本也。

无民,君与臣无可治,无可理也。

是故古者大圣贤共治事,但旦夕专以民为大急,忧其民也。

若家人父母忧无子,无子以何自名为父母,无民以何自名为君也。

故天之法,常使君臣民都同,命同,吉凶同;一职一事失正,即为大凶矣。

中古以来,多失治之纲纪,遂相承负,後生者遂得其流灾尤剧,实由君臣民失计,不知深思念,善相爱相通,并力同心,反更相愁苦。

夫君乃一人耳,又可处深隐,四远冤结,实闭不通,治不得天心,灾变怪异,委积而不除。

天地所yù言,人君不得知之,大咎在此,不三并力,聪明绝,邪气结不理。

上为皇天大仇,下为地大咎,为帝王大忧,灾纷纷不解,为民大害,为凡物大疾病,为是独积久矣,非独今下古人过所致也。

真人亦知之乎?

」「知如此久矣,实不知其所由致,故问之诚冤,今当奈何之乎?

」「然天太平气方到,治当得天心,乃此恶悉自除去,故天使吾具言之。

yù使吾救其失,为出正文,故使真人来悉问之也,此所由生凶也。

不象天地元气自然法,不三相通,并力同心,故致此也。

若三相通,并力同心,今立平大乐,立无灾。

」「愿闻治之当云何乎哉?

」「急象天法,如比上为也。

天法,凡事三并力同心。

故天以三光为文,三光常相通共照,无复绝时也。

天券出以来,人以书为文以治,象天三光,故天时时使河洛书出,重敕之文书人文也。

yù乐象天洞极神治之法度,使善rì兴,恶rì绝灭。

书者,但通文书三道行书也。

君宜善开导其下,为作明令示敕,教使民各居其处而上书,悉道其所闻善恶。

因却行,亦可但寄便足,亦可寄商车载来,亦可善自明姓字到,为法如此,则天下善恶毕见矣。

君导天气而下通,臣导地气而上通,民导中和气而上通。

真人传书,付有德之君,审而聆吾文言,立平立乐,灾异除,不失铢分也。

吾书敬受於天法,不但空陈伪言也。

天诛杀吾子,亦知是谪重耶?

」「唯唯。

」「yù得吾书,信得即效司之,与天地立响相应,是吾文信也。

以此大明效证,可毋怀狐疑。

夫治国之道,乐得天心自安者,但行此效,与天响相应,即天与人谈之明券也。

吾但见真人常乐助有德之君,yù报天重功,故一二言之耳。

吾知其失在此,闭不通□□得书,君为制作明教善令。

言从今以往,吏民宜各居其处,力上书,悉道善恶,以明帝王治,以通天气,勿得相止,止者坐其事三年。

独上书尽信,无欺文者,言且召而仕之。

其仕之云何,各问其才能所长,以筋力所及署其职。

何必署其筋力所能及乎?

天之事人,各因其能,不因其才能,名为故冤人,则复为结气增灾。

所以然者,人所不及,虽生之死,犹不能为也。

今人所乐,极乐得善物金玉也。

今使明君有教,言人有能抚手尽得天下县官金银奇伪之物,不以过汝,尽以与汝,其人极乐得之也,力而不及物,系其两手弊尽之,犹不能致也。

今为人父母君,将署臣子之职,不以其所长,正交杀之,犹不能理其职事,但空乱其官职,愁苦其民耳;官职乱,民臣愁,则复仰呼天,自言冤,上动天,复增灾怪。

故古圣贤yù得天心,重慎署置,皆得人心,故能称天心也。

其称天心云何?

行之得应其民,吏rì善且信忠,是其效也;则迁之以时,是助国得天心之人也。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