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隋唐游击队> 6 善后的问题让人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 善后的问题让人愁(1 / 1)

() 莫问当然没有让这群汉子和王大龙研究攻与受的问题,事实上,当莫问撕破王大龙上衣的时候,王大龙已经招了。

站在山寨的屋顶上,欣赏落rì的美景,倒是别有一番风味,本来,莫问合计着烧了这个寨子,可是,具体了解了才发现,不太现实,所谓的土匪,其实,未必是有多少是罪大恶极的,多数是一些贫民或者猎户,各种各样的原因活不下去了,才到山上落草。

斩尽杀绝的事情,莫问做不出来,可是,怎么处理这山上的一百多口人,又成了一个问题!而且,还有一些是老弱妇孺,烧了寨子,这些人怎么活?青壮也许就会跑到另一个寨子接着土匪生活,可是老弱呢?在这个乱世,也许没了这存身的屋子,明天后天就会冻死饿死,再说着在这弱肉强食的环境里,被别人欺凌,直到死去的那天。

可是,放任不管,又会是什么结果?再出来一个赵大龙,李大龙?肯定会的,也许不会更是一种悲哀,一个本事弱肉强食的小团体,如果,没有强者诞生,那么,秩序就会被打破,没有秩序的环境是混乱的,不堪入目的!莫问不敢去想!

可是,带走?又能安置在哪儿?莫问自认还没有在师家有多大的话语权,就连这次出来,师家家主,那个看起来很美的女子,也是一力主张让师兄来处理的,说白了,其实,对自己还没有多少信任!

眼看着这些人眼巴巴的看着自己,等着最后的审判的结果,有些小孩子已经在父母的怀抱里流着眼泪,褴褛的衣衫,掩盖不住在秋风中瑟瑟发抖的柔弱的小身躯。莫问心里有些发酸,在前一世里,莫问曾经去过那些落后的偏僻的小村子,在新中国光辉的照耀下,那些孩子都有些吃不饱饭,在寒冬的夜里蜷缩在四面透风的屋子里,看着窗外昏暗的天空。何况是这乱世?

犹豫了很久,莫问咬了咬牙,大手一挥,冷冷的道:“这个寨子肯定是要烧的,现在,愿意跟我走的,站出来,愿意去其他地方讨生活的,留在原地,我不为难任何人!”

好半天,才有一个三十许的妇人抱着个十来岁的孩子,低头走了出来,紧接着,又是一个抱孩子的女人,然后,蹒跚的走过来一个老太太,看样子能快七十岁了,老人走到这边,便眼巴巴的望着对面的人群,终于,一个三十来岁的大汉走了过来,低声的对老太太埋怨几句,老太太眼一瞪,马上哑巴了。

就这样,在经过艰苦的心理斗争之后,竟然,大半的人走了过来,原地只剩下零零散散的不到十个人,还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莫问从屋顶上跳了下来,,面无表情的说道:“你们现在可以走了,外面的人不许留难,自己的东西可以带走,但是,不允许拿其他人任何东西!”

这几个人零零散散的答应一声,挤入人群里走了,莫问微笑着看着留下的人,道:“我,叫莫问,以后,不管你是老是小,只要你还想活下去,我可以给你们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当然,你活的好不好,是看你对这个集体贡献大小!既然,大家选择了在一起,那么,我希望,不要再斤斤计较你们之间的过去,互相帮忙,大家才能让自己,让家人,安安分分,快快乐乐的活下去!而不是像现在,任人欺凌的活着!”

“老太婆有话要问,公子!”第一个走过来的老太太拄着拐仗上前几步。

“恩?老人家有话尽管问!”莫问笑道。

“是这样的,老太婆没有什么本事,岁数也大了,除了烧火做饭,别的也干不了,伺候人都不要俺这样的,这样,也收留?”老太太倒是说话没有顾忌。

莫问沉吟了一下,缓缓道:“老人家不必担心,但凡想好好生活的,都会收留,您岁数大了,可以在家里给年轻人们做做饭,带带孩子,不也很好么?”

“恩!老太婆明白了,也就是除了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都可以是吧?”

“对!对于罪大恶极的人神共愤的,绝对不会收留,有能力有本事做事而不做的也不会要!毕竟,没有人能白白养活这么多人,对吧?”莫问笑道。

“好!老太婆是赞成!”说着,老太太转身对人群说:“老太婆不懂什么大道理,往常间,大家伙敬我岁数大,什么都让这老太婆,我这心里也有感激,都知道老太婆读过几天书,以前的家里也算殷实,凡事呢,都喜欢找老太婆子唠叨几句,今儿个呢,既然,要换个活法,老太婆是赞成的!咱大家伙,没有哪个是愿意打家劫舍整天提心吊胆的活着,眼下,既然有这么个机会,老太婆就帮大家出个主意,继续回去过咱那安分的rì子。”

“太感谢您老人家了,您怎么称呼?”莫问找人给老人搬来一把椅子。

“老太婆赵孙氏,这是小儿赵广。”说着,指了指人群里那个三十许的汉子。

莫问仔细打量着这个叫做赵广的汉子,直觉上,感觉这个人,绝不简单。乍一看,不过就是个庄稼汉子,可是呼吸气息极为特别,悠长而平缓,一双似乎麻木了的双眼有些呆滞无神,可就是这麻木无神让莫问起了疑心,因为两人的距离也就一丈多远,聪灵的听力能够准确的辨别出对方的呼吸是常年练一种特殊的武功所致,加上三十来岁的男人,按道理说,不应该眼神这么麻木,这完全是历尽沧桑的眼神,应该说他在掩饰什么,一双破草鞋外的脚趾微微向内拢扣,这是习武之人与寻常庄稼汉的区别。大凡习武之人,没有哪个不扎马步练架子功的,历来不讲究形式的太极拳也讲究基本功,基本功越扎实,成就当然也就越大。

一种心理上的感觉,这个叫做赵广的汉子,武艺绝对在那个什么破军之上,只不过,这个人太会掩饰了,寻常的山野村夫当然看不出来,考虑到可能这母子两人有什么难言之隐,莫问理智xìng的没有多问,而是让众人回去自己收拾行装,准备离开这里。

莫问注意到,这母子二人的行囊及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包袱,一个三尺多长的长条盒子,有半尺厚,一尺来宽,看上去分量应该不轻,被赵广用手指粗的两根麻绳困在背后,系的很牢,生怕东西太重,掉下来似地。

莫问让几个为首的家丁统领让出来两匹马,又用山寨里的两匹老马套了两辆平板大车给老弱妇孺,赵孙氏就坐在第二辆马车上,赵广把包袱递给母亲,盒子却始终背着,走在马车后面。

莫问骑在自己的专属座驾,那头个子比较高的毛驴上,仔细的咀嚼着王大龙死前交代的话,一个诨号叫做李大胆的人,串联了七家寨子做的这个买卖,之后这个人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七个寨子互不统属,王大龙只知道其中一个好像是黑风寨的二当家的谢云流,使得一手好马槊,这附近的绺子,像他这般武艺的并不多,体型也好认。即使蒙面,王大龙还是认了出来。

可是,按王大龙所说,这谢云流所在的黑风寨,可是个出了名的大寨,在这方圆几百里也是数一数二的,绺子里光青壮就不下八百,按道理来说,不太可能为了点蝇头小利去截师家的财货,拿往常年师家送给黑风寨的年例钱怕都比他这次分的多,为了这么点财货,彻底得罪师家,恐怕其中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原因。

带了那个叫做师彪的少年,莫问决定亲自去一趟黑风寨。上千人的大寨,如果,不借助官府的力量,只靠师家,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师家既然知道了这件事,也不可能不复仇;那么,对于这个黑风寨,就要做些深层次的了解,这黑风寨既然能发展到这么大,而又没有官府去剿灭,显然不可能像明面上的这么简单。

在驴背上翻看着差人打听来的黑风寨的情况,比较引人注意的就是三个寨主:大寨主,人称笑佛陀沙溢,据说,是哪个寺庙里的护寺武僧,后来,犯了戒律,被逐出山门,除了一身武艺,也没地去,就在这黑风寨落了草,四十一岁,擅使月牙方便连环铲,据说是力大无穷。

二寨主,也就是谢云流,出身山东,据说还是个大户人家的公子,一次在街上教训恶霸,失手打死了人,家里花钱没有摆平,似乎那恶霸背景不小,使多少钱都不管用,对方甚至放出话来,要谢云流命抵命。擅使马槊,据说得到了前朝某名将的真传,也是三个寨主里最能打的,以一当百,为人也是风流倜傥,二十二岁,绰号风流云。

三寨主却是个突厥人,起个汉名叫王儒,不要以为突厥人都是武夫,能打能拼,这个突厥人却是山上的智囊,很少见过他亲自和人动手,一般大事都是沙溢和他商量,绰号胡子先生。

黑风寨立寨不过区区四年多,就从默默无名的小寨发展成几百里内赫赫有名的大寨,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山,也是极为险要,易守难攻,滚木礌石铁滑车样样俱全,据说,曾经有次官府围剿,来了五千官兵,打了三天,只剩下两千余人,灰溜溜的撤走了,也是那一战成名,黑风寨声威大震。

一块难啃的骨头啊!莫问如是想着。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