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派大公子率兵前来助我守御江夏?”听苏飞说了这个消息,黄祖心中果然犯起了合计,更将带着点怀疑的目光投向苏飞,“你又是如何得知此事的?”
苏飞心中暗叹黄祖果然多疑,当然不能实言相告,便按事先想好的话答道:“今rì末将去探望好友甘兴霸,因见他心情不好,便约他乘了一艘船往江上散心。在江上偶遇兴霸手下与大公子的人发生冲突,因此才得以与大公子相见。知道了他的来意后,末将便安排了兴霸先行招待,自己则飞马前来报讯。”
“你做得很好。”黄祖点头。他知道苏飞与甘宁交情莫逆,平rì多有往来,这解释倒也合情合理,于是将那本就不多的一点疑心散去,转而将所有疑心集中到即将到来的刘琦身上,“你看大公子此番前来究竟是何用意?”
苏飞谨慎地答道:“末将曾试探大公子口风,听他言下多有悲苦之意。末将听说刘荆州宠爱小公子刘琮,襄阳那边蔡氏姐弟更是处心积虑地yù推小公子上位。大公子莫不是为躲避后母逼迫,所以才来江夏避祸?”
“若是如此,倒也无妨。”黄祖踌躇道,“就怕他别有用心……”
苏飞上前一步,低声道:“公所虑者无非是大公子会反客为主,末将倒有一计在此。”
“你且道来。”
“依末将之见,为防肘腋之变,公何不择一县城令大公子栖身,再委任一可靠之人为县令就近监视。若其心怀不轨,则公可早作防备;若其诚心前来相助,则正可与夏口成掎角之势,一旦江东入侵,可以之为外援。”
黄祖大悦道:“此为上上之策。依你之见,应当将大公子安排到那座县城?又该派何人监视呢?”
苏飞道:“安陆县钱粮丰足,若是请大公子屯兵彼处,想来他也该满意。至于那县令的人选,末将yù推荐吾友甘宁。”
看到黄祖听到甘宁之名时皱起眉头,苏飞忙进言道:“甘宁勇力过人,其手下八百儿郎个个用命,正是可用之才。况且甘宁久不得志,今rì若蒙公破格重用,其敢不效死力乎?”
黄祖沉吟半晌,终于点头道:“好吧,就依你之计。”
次rì,黄祖派儿子黄shè迎接刘琦到夏口,设盛宴款待刘琦一行。在席间,黄祖对主公刘表的关爱、公子刘琦的到来表示了诚挚的感激与热烈的欢迎。随后却又说夏口城小粮少,一旦刘琦的三千人马到来,恐供给不便,因此恭请刘琦到安陆县歇马。
刘琦心中暗喜,面上却做出略有不满却又无可奈何的复杂神sè,磨蹭半天才答应下来。
同时黄祖亲批的一份公函由苏飞送到了甘宁的营寨,公函上说的清楚,因甘宁在rì前与江东的一战中立下大功,特擢升其为安陆县令,命其即刻启程上任。
话说昔年大禹治水后,划天下为九州,安陆属荆州之域,在周时为郧子国,后为楚所灭。chūn秋战国时期,安陆为楚国属县。秦统一天下后,分楚为四郡,安陆为南郡之地。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始分南郡置江夏郡,取汉水与夏(沔)水汇于境内之意。安陆县划归江夏郡属县,其辖境包括后世的安陆、云梦、应城三县及汉川、孝感、黄陂、汉阳等县各一部。
刘琦在入驻安陆后,听从了寇封的建议,将带来的三千jīng兵一个不留地拨给甘宁,由他全权负责布置城防与rì常cāo练,自己每rì只优哉游哉的游山玩水,赏花饮酒。说起来刘琦此人虽有xìng子偏软,喜好酒sè等短处,但能自知、敢放手却是他最大的长处。
见刘琦如此信任自己,久困浅水的甘宁爆发出极大的热情,他将刘琦的三千荆州jīng兵、自己的八百人马以及经过筛选的安陆县原有守军整合在一起,共得五千人,每rì厉兵秣马忙得脚不沾地。
不过甘宁热情虽高,但在兵法战阵之术终究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原来率领他那八百人时还可凭着实战中锻炼出的“野路子”指挥若定,如今要他一下统辖整整五千人马,他一时间颇有捉襟见肘之感。
好在甘宁对军旅之事似乎有一种天生的热爱,虽然有些忙乱,但他一面带兵,一面从刘琦那借了几部兵书昼夜苦读,几天下来,竟是渐渐的将这五千人马带上正轨。
寇封看这位未来的三国名将热情高涨,有心助他一臂之力。他前世在军事知识虽远远称不上专家,但总归过了一千八百余年的知识积淀。而且作为男子,对于铁血总是有着天生的喜爱,他在闲暇时倒也时不时地到几个主要的军事论坛逛逛兼喷喷口水。因此,对于古代的阵战之法,寇封虽说不上jīng通,耳濡目染之下也算了其大概。这些天来借着闲谈的机会,他有意无意地将自己了解最为详细的六花讲给了甘宁听。
在冷兵器作战的时代,作战是非常讲究军队队形的,队形的设置便称之为“布阵”。布阵得法则能充分发挥军队的战斗力,克敌制胜。
说起阵法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轩辕黄帝,传说黄帝大战蚩尤时,曾从九天玄女处学天一遁甲。而在有据可考的正史中,阵法最早出现于商周后期,史载商王从武乙到武丁的时代,国家建有左、中、右三师,并已经有了固定的阵形。到了商末武王伐纣之时,周军曾以战车三百五十乘,于牧野列阵破敌。
阵战之法的盛行是在西周和chūn秋时代,当时常有这样一种情况:两军约好某时某地会战,而后便各自列阵,互相攻伐。因阵战的盛行,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不少论述战阵的军事理论著作如《六韬》、《吴子》《孙膑兵法》等。
秦汉以后,历朝历代的军事大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阵战之法:曹cāo的《孟德新书》中有专章讲述行军布阵之法;诸葛亮推演兵法,创出名震千古的“八阵图”;唐李靖创制“六花阵”,南扫江南,西定吐谷浑,北平突厥;宋岳飞有“撒星阵”大破金兵拐子马;明戚继光自创“鸳鸯阵”“三才阵”,大败倭寇……
寇封传给甘宁的六花阵源于诸葛亮的武侯八阵,由大唐一代军神李靖研创成功。《李卫公问对》有载:“‘卿所制六花阵sè,出何术乎?’靖曰:‘臣所本诸葛亮八阵法也。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隅落钩连,曲折相对。古制如此,臣为图因之,故外画之方,内环之圆,是成六花,俗所号尔。’”宋沈括《梦溪补笔谈・杂志》:“风后八阵,大将握奇,处於中军,则并中军为九军也。唐李靖以兵少难分九军,又改制六花阵,并中军为七军。予按九军乃方法,七军乃圆法也。”
“六花”之名,缘于其形状像六朵花。它的结构是一个极为巧妙的六边形。后世研究表明,密封的蜂巢就是六边形结构,它的特点是稳固且节省材料。或许李靖研创阵法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六花阵的确暗合了这种科学道理,因此听到结构非常稳定,各边受力均匀,每一边就是一个作战单位。而且这种阵形在作战中非常灵活,攻守变幻自如――在防御时,它的六条边就是六条稳固的防线;而一旦转为进攻,前面的三个方阵可以迅速转化为三柄锋利的尖刀。
这些天来,甘宁一直在叫这五千士卒演练六花阵,经过两个多月的磨合,阵形变幻已算小成。士卒在甘宁令旗的指挥下,已能熟练的不断变幻圆阵、方阵、曲阵、纵阵、锐阵五种阵型,这五种阵型又能各生出五种变化,总共是五五二十五种。不过这只是平时训练中的表现,依甘宁看来,此时的六花阵徒具其形,还经不起实战的考验。rì前他从好友苏飞那里得知江东孙氏近来蠢蠢yù动,一场大战迫在眉睫,因此甘宁加紧了对士卒的训练,以期在来rì的大战中大显身手。
这一天,甘宁正在教军场cāo练士卒,忽有手下军兵来报,公子刘琦命人来请,要他火速前去相见。
却不知又有何事发生,且观下文。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