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诸葛亮上任之后,献策叫刘备张榜招募流民。此时北方战乱频仍,百姓流离失所,多有转投江南富庶安定之地者。而刘备仁义之名天下皆知,自榜文公布之rì起,每rì里拖儿挈女前来依附的难民络绎不绝。负责此事的诸葛亮命人用心安置,而后选其中jīng壮之人充实军力,又亲自教练军士演习战阵。其余羸弱者则准备组织他们开垦荒地屯田。
其间寇封借着徐庶的关系刻意与诸葛亮交好。经过隆中一番问对,诸葛亮已知寇封年纪虽少,胸中学识却未必在自己之下,况且他又是主公疼爱和看重的义子,见对方曲意相交,自然要礼尚往来。一来二去,两人的关系却是rì渐融洽。
与诸葛亮相熟之后,寇封终于见到了他那位传说中“貌丑而有奇才”的夫人黄月英。一见之下,寇封不由愕然,在他看来,肌肤微黑泛红、呈小麦之sè的黄月英分明是一个阳光型的俏佳人,却不知人们是用何等的审美观才将她定义为“丑女”。想到在后世传说中黄月英jīng擅机关之术,寇封灵机一动,便将记忆中只有模糊印象的“曲辕犁”的大致概念告诉了她。黄月英一听之下大感兴趣,经过多rì的苦心研究,竟真得被她将一架到唐代后期才会出现曲辕犁造了出来。
诸葛亮与寇封一起将这架曲辕犁献至刘备面前。刘备大喜,眼看chūn耕将至,他便抓紧时间召集了工匠,大量制作曲辕犁,以半卖半送甚至允许赊账的形式提供给新野县的百姓。百姓试用之后,对这种轻便灵巧、大大节约人力畜力的新式农具赞口不绝。又听说此犁是主公新聘军师孔明的夫人黄氏所制,尽都感念其恩德,便将其命名为“黄女犁”。诸葛亮知道自己夫人得到百姓如此爱戴,心中很是承寇封的情。
如今,刘备的手下文有诸葛亮、徐庶之智,武有关张赵云之勇,再加上寇封这随处都能插上一脚的家伙,虽只有小小的一座新野县城栖身,却颇具一番平生未有的兴盛气象。
这一天,刘备与一众属下正在衙署中议事,忽有军兵来报,刘荆州派大公子刘琦送了大批粮草军器前来。
在新野的这些rì子,寇封与刘琦打过几次交道。刘琦此人虽xìng格稍显懦弱,又素来有些贪恋酒sè,但在待人接物方面却不失赤子之心,因此两人的交情还算不错。此刻听说刘琦亲自押送粮草辎重前来,寇封便主动向刘备请令前去迎接。
当寇封赶到新鲜县城的城门时,刘琦正指挥着满载粮草、盔甲、兵器的车辆入城——荆州向来富足,为了让刘备做好北御曹cāo的屏障,刘表在物资方面向不吝啬,除了准许刘备在新野就地征收粮秣,还不时送来大批粮草兵甲。
寇封催马上前,在马上拱手笑道:“兄长,此次怎么劳动你的大驾亲自跑一趟?”
看到寇封,刘琦略显yīn抑的脸上现出一丝欢容,说道:“我左右闲来无事,在府中只会越来越闷,恰好父亲准备了一批辎重来送给叔父,愚兄便主动接下了这个差事,全当散心好了。”
此刻车辆已全部入城,寇封便请刘琦一同去见刘备。一路上见刘琦总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便开口问道:“兄长可是有心事?”
刘琦先转头前后看看,见所有的从人军士都在数十步外,便苦笑一声,低声道:“辟疆何必明知故问?愚兄素知你才智过人,却不信你看不透如今荆州的形势!父亲的身体一rì不如一rì,而我那位继母蔡氏与她的兄弟早在上蹿下跳,摩拳擦掌准备抢班夺权,一旦……嘿!愚兄的xìng命已是危若累卵,哪里还能高兴得起来!”
寇封没料到自己随口一句话竟引出他满肚子的苦水,看着刘琦满脸颓废的样子,心中也为他难过,便宽慰他道:“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兄长且放宽心,依小弟所见,事情应当是有转机的。”
刘琦听他说得笃定,以为他有什么好办法,仿佛溺水之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急切地追问道:“贤弟可是有什么良策教我?”
寇封一呆,他只是因知道历史的走向才如此说,没想到竟招得刘琦向自己问计,难道真要抢了诸葛亮的戏份,先将“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的故事讲出来,指点他外调江夏避祸?
寇封略一沉思,忽地想到一件事,暗道这未必不是一个机会,于是对刘琦道:“不瞒兄长,小弟心中确实有些想法,不过此刻不便讲话之时,兄长先去向我义父交割了这些辎重车辆,稍后我们兄弟再详细计议。”
刘琦见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心中大喜,忙不迭的催促带来的军士役夫加快行进速度。等到衙署见到刘备,刘琦干脆利落地将一应交割手续办理完毕,随后向刘备告了罪,借口yù与寇封小聚,便扯了他一起出府而去。
刘备见这xìng子向来柔顺的族侄罕有地现出风风火火的样子,对两侧帮他处理的文书的诸葛亮和徐庶笑道:“子珪(刘琦字,史书本无,作者自造)这是怎么了,今rì为何显得如此毛躁?”
诸葛亮与徐庶对视一眼,均现出若有所思的样子。诸葛亮笑道:“少时等公子回来,主公一问便知。亮见子珪公子面带喜sè,说不定会有什么惊喜也未可知。”
刘琦扯着寇封出来,在街上寻了一家酒肆。新野一个小小县城中的酒肆,自然也说不上什么高级,店中也没有什么雅间。还是店主认出寇封身份,知道这少年是刘皇叔的公子,亲自出面为他们在大厅偏僻的角落处安置了一张桌子,只要两人说话时稍稍将声音放低,便不虞被旁人听去。
待伙计奉上酒食后退下,刘琦亲自为寇封斟酒,举杯致意道:“愚兄如今命在旦夕,还望贤弟念你我相交一场,务必援手!”
寇封举杯,与刘琦对饮后说道:“兄长放心,小弟已想到一条计策在此。不过丑话须说在前面,小弟此计保住兄长xìng命有余,却不能兼顾那本应属于兄长的荆州牧之位。若兄长心有不甘,只能另外请教高明!”
刘琦苦笑道:“辟疆说得哪里话来?能保得xìng命无虞,愚兄便已心满意足,焉敢再得陇望蜀?”
“如此最好。”寇封点头,便将chūn秋时晋献公宠姬骊姬施计陷害申生、重耳两位公子,申生留晋遇害,而重耳出逃,虽历经艰辛却最终回国成就霸业的故事讲了,又为刘琦分析道,“如今孙仲谋继承了父兄之业,成为江东之主。小弟听说那孙仲谋素有大志,一意夺取江夏进而吞并荆襄。一则为亡父孙坚报仇雪恨,二则开疆拓土称霸天下。而驻守江夏的黄祖年老昏聩,左右多是谗佞小人,专一欺上瞒下,侵凌军士,盘剥百姓,以致于士民生怨,军无战意,农无耕心。如此情形,一旦江东发兵攻打,必是一战即溃江夏难保。兄长何不向刘荆州请令,亲率一枝人马往江夏协助黄祖。一则可以显兄长一片纯孝之心,二则也可避蔡氏陷害。”
“果然妙计!”刘琦再三举杯,向寇封敬酒致谢,不多时却又皱起眉头,“贤弟此计妙则妙矣,但愚兄听说江东能人极多,一旦那孙仲谋大举兴师来攻,愚兄如何抵挡得住。这岂非是方脱蔡氏狼吻又陷江东虎口?”
“这有何难?”寇封傲然道,“他江东有能者,难道我义父麾下便没有?孔明、元直之智,关、张、赵之勇,天下何人可及?兄长只需向我义父恳求,借了任意一位同去江夏,便是江东千军万马来攻,兄长也是安若泰山!”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