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仙侠苑> 第三十八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八回(1 / 1)

女娃施法破顽寇女贼势单难抵敌

却道刘功高果然英雄,见大队人马远道而来,知来者不善,立集三帮四寨数千余众道:“远处官兵爪牙,欲剿杀我恶龙关义士,倘若归顺,逍遥日子就此到头。既然没有我们的好日子过,那就只有送他们上西天。兄弟们拿出豪气给我杀,别瞧他们人多势众,却不知恶龙关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只需我大众一心,天王老子也莫奈其何。”贼众人心倒齐,对刘功高倒忠,听此言语,似饮美酒甘露,齐声附和,愿舍命保关护王。

朝廷委派大帅姓戚名鹤,是战功卓越的名将,只见他带兵行至关下,见恶龙关蜿蜒直插云霄,似从天而降的一条飞龙,头下尾上。整座山,丛林密布,藤葛纠缠,山中状况悉数遮掩,难知究竟。关高道险,易守难攻,知头领非泛泛之流,定极难对付。疲兵忌战,戚帅距关数里外置下营帐,边屯兵休息,边与谋士商量破敌之策。

谋士中有人道:“关高路险,我瞧关上树木参天,掩映贼众路径,关隘设口易守难攻不益直取。闻得恶龙关当属国中第一险隘,贼众甚多,吃喝耗费必不小也。不如将其围困其中:一来施压于敌,让其时时提心,刻刻掉胆,显我大军威势;二来耗其粮草,关中粮饷不足必生内乱,趁乱攻击省人省力为上策。”戚帅道:“国王号令:半月攻下恶龙关。若敌人屯粮丰厚,或另辟途径取粮,让我们围个数月半载,只恐那时,你我人头不保,此非良策。”另一谋士进言道:“围困耗时耗力不取也,速战速决,当是上策。我这般行计,定然成矣。前攻太险,可从背后突袭。明日使几个探子,迂关背后探路,寻得上山妙径,再令大部关前搦战,实掩我军背后攻敌。贼众虽勇,却乃无谋鼠辈,万想不到,我军已暗使手脚。如探兵能多得路径,当属最佳。”戚帅道:“此计可行,明日照计行事。”遂相商具体事宜。

天未明,一行探兵已至山背,领队将人分成若股,分头行事。正值初夏,植物枝叶丰茂,搜寻哪见路径。原来这西南之山与他处不同,百草百树层层累叠,每进一步非刀斧开路。且山中巨蟒大蚺,毒蝎厉蛛,蚊蝇蛐蚰,多如牛毛;加之悬崖如刀削,深渊不见底,使人望而生畏,见而胆惊。探兵携绳索、抓钩、刀斧,攀援而上勘察详细。蓦的半空中一只雄鹰翱翔,目测其位不过半山腰。探兵回帐报禀,戚帅闻得心道:“没有路径,妙计不成。”自闷闷不乐,郁郁寡欢研究地形,苦思计策。

刘功高并不愚笨,集结人众后,立做部署。关顶于东南西北四方设哨,日夜监视敌军,弓弩手为先锋,火石手居后;男子前后,女子中间。三帮四寨头领与兄弟同吃同住,此举让无规则的强盗变得有条不紊,士气高涨,倘若强取,也非一时破得了的。双方就此冷战起来,如此过了三五日,军中有人难耐杀性,遂对戚帅道:“此般空耗时日,敌人岂能自亡之?”戚鹤端瞧来人正是偏将左徒空,以为有良策道:“莫非将军有破敌妙策,说来听听。”左徒道:“无有良策,只一‘勇’字耳。那贼人能有多大本事,主帅却在此优柔寡断,再如此耗时,恐贼未灭,己先殁矣。乞主帅,予我敢死兵卒八百,趁夜突袭,我当提贼首级来见。”

戚鹤道:“非我寡断,实乃关险峰高,直攻难矣,因久思不得其计,故而等待。卿言乃肺腑之论。也罢,对垒不如强取,先挫其锐气;探清敌人虚实。”却说那左徒空待半夜子时,敢死队着盔戴甲,绰盾携枪往恶龙关开跋。刘功高自与戚鹤对峙以来,除调整人马,操练功夫,增岗添哨,加强防卫,巧设机关外,也派出探子去敌营打探戚帅兵营虚实,有条不紊俨然正规军兵,贼习荡然无存,刘功高这贼婆果真是个人才。

贼婆见敌军不动,知为进攻准备,白日进攻不惧,就怕夜半三更突袭,遂将人马分成二股轮流值守。却道左徒空带敢死队八百,小心翼翼行进在进关路上,刚至山脚,突然一道火光划破黑幕。敌人带火弓弩,似倾盆大雨泻下,前行兵士躲闪不及,中箭烧死若干。

原来刘功高非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之人,为防夜袭,早暗潜伏兵众,守在此处多时。两军就此交上手,敢死队八百;贼众一千,旗鼓相当,大战开来。贼借山势居高临下放手拉弓;左徒空调整队形一字排开,用盾护身,手施暗器诛敌。左徒将军除杀敌勇猛,武艺高强外,还练就一手飞镖绝活,手下兵众人人习之。镖上涂有剧毒,只需擦破皮肉,就能毒发身亡。好飞镖,果然大用,远距杀敌最是称手。只见一阵镖雨过去,贼众纷纷倒下,眼见两军就当肉搏。突然,贼首一声大喝道:“弟兄们用石头猛砸。”一语出,石块下雨般落下,敢死队因处下势,山路悬陡无处藏身,被砸死砸伤不少。霎时,血肉横飞,撕心裂肺之声不绝。贼匪更有人马增援,攻势愈强,左徒空见一时难以取胜,赶紧收兵回营。

戚帅远观见匪贼骁勇,果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心赞此险当之极矣。见左徒初战受挫,不免心情更加郁闷,如此来士气低沉,攻克更难矣,茫然也思忖不出应对之策。

刘功高初战告捷,当日宴赏兄弟,好不欢喜得意。白羽、泉生暗急,遂叫木姗思谋对策。木姗见戚帅难以取胜,也暗中着急,与紫夕留了假身,换了模样:化作一中年秀士,紫夕则做书童,二人往戚帅营中行去。到得帐下,哨兵通禀元帅,片刻入帐。戚帅正满面愁容,闻得传报有高士为攻关而来,急忙请入帐中,备得香茶后道:“二位果真有攻敌妙计?”木姗道:“在下知大帅初战受挫,正愁肠百结,故来献策献力分忧。”戚鹤觑他面白体细,十分孱弱,不由一笑道:“观先生慧额宽广,献策定然无虚;至于献力就大可不必了。”

木姗呷了口茶,步下榻几道:“一帮顽匪并不需什么高深妙计,只是上天垂爱,让其驻守如此天险绝境,左右拿她没有办法,如此就需力道了。”戚帅心奇道:“先生力道愿闻其详。”木姗打了一拱道:“我所献力道,非凡夫俗子的狠劲、蛮劲、倔劲,乃是一清士所秉持的心劲、智劲、灵劲,二者莫不能比也。若戚帅不用我这劲力,恐怕年载也莫奈其何。”

戚帅不动声色,心忖道:“朝中已派人催战多次,国王命半月攻下恶龙关,以目下局势,万万是办不到的,倒听听他如何说词。”遂道:“先生妙策,快快讲来听听。”木姗也不卖关子了道:“我虽一介书生,却也学了些奇幻变化之术,可施法破其天险,让大军长驱直入,直捣黄龙耳。”少待一会道:“我想那匪贼,夜半初战告捷,必设宴欢饮,此时进攻,可杀他个措手不及。”戚帅闻得点头称善,赶趁天未大亮,集八百敢死队,与木姗、紫夕冲关,大部殿后。

八百兵士悄然至关下,木姗望那关道,崎岖陡峭,狭窄突兀,莫说攻克,普通行走也有八九困难。她微微一笑,往那关道猛吹口气,眨眼间,一条平坦宽阔大道就在脚下。得了好道,敢死队径直而上,转瞬就到山腰。土匪打了胜仗,忘忽所以,关隘虽有几人把守,奈何个个饮酒,乱醉如泥,此时鼾声四起。

木姗命人用绳索绑了,堵了嘴,丢在一处。续而往上,无非又有几个岗哨,贼匪将这关险看得无人可破,却不晓恰恰就着了劫数。仍是乱醉,同样使人绑了,堵了嘴,扔在一处,如此这般竟渐渐逼近大殿。

大殿中热闹非凡,人吵盘响,猜拳行令,一帮顽匪头子沉浸胜利美梦不能自拔,殊不晓殿外来了索命追魂人。

刘功高手举酒壶,正吹嘘得能上天,能下海,能入地,话未落音,猛听一阵杀声震天。左徒空携八百雄士,挥刀挺枪扑来。刘功高以为喝酒,花了招子,待那血淋淋大刀劈到脑门上,才恍然清醒,施展所学绰枪在手,与左徒空大战开来。木姗、紫夕亦入战团;白、泉也挥棒与土匪大战开来。匪人虽众,哪是敌手,战不到数合即哭爹喊娘,聪明的夺路遁逃;顽固的立毙当场。

刘功高知道自己手下的斤两,也慌了手脚忖道:“我这关隘,天设之险,独径一条,设置重重岗哨,这八百人马如天神降落,叫人好生疑惑。”脚下移步,与左徒空渐斗至殿外,须臾到得关口,但见一条宽阔大道向下延伸,往日狭径荡然无存,女贼大叫道:“非是天要亡我?”手上吃紧,遂注力与左徒空杀在一起。左徒空初见她乃是女子,手上留了几分劲力,过得数招,见她不知悔改,反招招狠毒,亦收了慈悲,施发全力,几百余招下来,女贼抵敌不住,束手就擒。匪众见贼首获擒,也伏地投降。

左徒见二战告捷,派兵报信戚帅,自己与众士清理战场,死尸就地掩埋,活者带回营帐受审,且将刘功高与夜明珠运下山来。

却说刘功高被带至营帐见过戚帅,戚帅朗音道:“尔犯欺君大罪,杀不容赦,明日进京交予吾王依律重惩。”话毕将匪众收监,设宴犒赏官兵与四众不提。

次日天微明,大军押匪往京都行进,日夜兼程,眼前出现宫阙琼楼。到底是京畿之所,富贵之地,商贾林立,街道繁华。须臾戚帅进殿面君,细述擒敌经过,国王闻得有如此妙人,遂传木姗四众进殿。

木姗仍然男子模样,细观国王倒也不是贪财聚敛的俗愚之徒,反温文和蔼,不晓非要这多夜明珠作甚?国主见过四众,称赞美誉一番后,提审女贼上殿。

刘功高英雄一世,不期横祸飞来,为保性命上殿大呼道:“吾王饶命,亡人千死万死难补其罪,不过亡人有真珠一枚,献予国主,恳请国主法外开恩,饶亡人贱命。”国王一听夜明珠,眼睛陡亮,即命取来,刘功高道:“珠子已被左徒大人收好。”国主传令左徒空搬夜明珠入殿,不移时,珠子运至殿中,国王高兴,左右瞧看。刘功高内心暗喜,以为有了保命之机。

木姗行了礼道:“国王陛下真以为这颗夜明珠是真的么,也不过是枚大石头。”说着将变石为宝,引女贼上钩的细节全盘托出。那国王肉眼凡胎,喃喃道:“闻所未闻。”四众也不打哑谜了,显了匪相与真身对刘功高道:“大王可认识我们?”刘功高失声道:“原来这全是妳等设计的?”木姗道:“那日,白龙现身投珠,曾劝妳悔悟改正,切不可作孽太深,妳却置若罔闻,如今落得这般田地,还有何话可说?”驳得女贼无反唇之语。

国王也聪明,知道四众非凡人矣,立将女贼、熊长柔、陆公冉,推午门斩首。

国王设宴犒赏戚帅、兵将、四众。席间木姗见国王虽面带笑容,然双眸仍有忧戚,知道终是难舍夜明宝珠,乃劝道:“国王陛下国富民强,**珍宝不计其数,为何独厚夜明宝珠?”王道:“吾爱宝珠圆润玉滑,熠熠生辉。”木姗道:“万不知,陛下忠愛此物,恰成奸臣贼子把持,枉害多少生灵?”几句言词,羞得国王满面通红,戚帅意欲阻止,木姗续道:“君不贤则臣不清,臣不清则民不顺,民不顺必生妖孽。如此道理,国王陛下,自比在下晓知万倍,草民今日直谏,实望君主能知错就改,以身作则,如此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子民生活美满安康。”

国王初闻并不乐意,到底是开明君主,仔细思考一番,知是善言,遂对文武百卿道:“寡人贪恋宝珠华彩,如沉湎美色不能自拔,是君王大忌也,今得贵人提醒,字字金玉,句句珠玑,寡人若还执迷不悟,日后必铸大错,为谢姑娘箴言,寡人当敬酒三杯。”遂举杯一饮而尽,木姗也来了豪兴一口饮尽。

如此杯来盏往,酒饮半酣,国王愁眉堆慼道:“寡人爱夜明宝珠,其中还有另段隐情。”说毕道出究竟。原来国王膝下一子,名叫阿里,是个俊朗壮硕的孩子。十岁那年宫中政变,王叔争权夺位,挟持阿里,逼兄退位,将阿里双眼弄瞎。国王率王军平复政变,王叔一干亲信悉数被斩。陛下念及一母胞弟,囚其在王爷宅府,因不堪囹圄之苦,王叔次年上吊自尽。政事平复,王权复位,只可惜阿里王子双目失光明。也是冥冥中注定,国主此后再无子嗣,阿里成了唯一王位继承人。然江山重任,又如何托付一双目失明之人,苦坏宫中医官,遍访名山大川、搜寻古典史籍、探求民间秘方,终是无果。一夜国王郁郁独眠,朦胧中有位仙子告知,夜明宝珠能治其子眼疾,但要天下极品,让患者日夜对珠观望,百日后,双眼就能恢复如初。谁知晓,颗颗宝珠尽是假物,枉费了一番苦心。

国王道完,满眼星泪,几欲出声,木姗慰道:“可怜天下父母心,我等通晓医术,可为王子诊治。”国王一听大喜过望,忙携四众到王子寝宫。木姗见那王子年约十八,生得丰神俊朗,玉树临风,双眸虽瞎却如常人。木姗也不把脉,也不开方,只从衣袖中取出自制丹丸一枚,那丹碧青颜色,芬芳盈室。

王子服下丹药,少会,喉间作响,一股热力上冲,周身舒爽,灰雾眼眸澄亮如水,渐渐显现出人形,慢慢清晰,阿里王子喜极,仿若梦中道:“我看见了,非是梦哉?”道罢热泪滚滚。国王慰道:“孩儿快来答谢恩人,是她们使吾儿重见天日。”道罢手示四众。

王子见四位恩人乃是与自己一般大小的神仙男女,跪拜叩谢不提。四众扶起,王子细瞧父王道:“父王您老了,定是孩儿所累。孩儿眼瞎数载,为治疾患,您伤尽心神,孩儿不孝。”抱父痛涕,国王也掩泪道:“吾儿乃父心头肉,莫说为你求医问药,就是将自己双眼予你,也是应该,是父王害了你。”王子康复,王后得了消息,火速来探,母子相见,又是番情动感伤。

结局圆满,四众欲告辞离宫。国王强留不放,设宴为王子庆贺,同时感恩四众,王子与四众结为异姓兄妹。席间木姗问道:“如何要以‘恶相国’这般不吉名讳做国名?”国王道:“寡人也曾不解,先君临终前说,我国百姓若干年前受上天诅咒,皆生得面容丑陋,邻舍国家遂取笑讥讽,国人一怒之下,乃以恶相自称,奉丑为美,俗为贵,留下这等不济国风。又经若干年代,恶相国也渐抛陋习,蓄养善良,然上天仍不理会,国人无奈,破坛子破摔,索性不做好人,我贵为一国之君,无时无刻不在为国家命运担忧。”道罢,仰天长叹,木姗慰道:“国王休虑,请稍待一会,我去去就来。”道罢一个飞云,消失在茫茫云海,惊得那文武官卿,宫娥侍卫瞠目结舌;国王、王后、王子急忙伏身下拜。

顿饭功夫,东南天际出现一抹祥云,上立一位天官,木姗站立一旁,天官手持玉帝圣旨;国王急携百卿伏跪殿外广坪。天官展卷宣读,旨曰:为恶相国解除魔咒,还一国子民秀貌慧容。道罢天官施法破除咒语,而后驾云返回天庭,木姗携旨飞还宫殿,交圣旨于国王,国王诚惶诚恐接旨。木姗道:“玉帝下旨恶相国更名为‘美善国’。”国王又三拜九叩谢了天恩,随后大赦天下,举国欢宴三日。果然脱胎换骨般,人人颜貌端正,身形挺拔,显出非凡气质来。百姓得了好面貌,个个精神抖擞;四众也喜欢不已,如此又留了三日,第四日非要离去。国王见强留不了,赐黄金千镒,珠宝百颗,四众取了黄金五锭,余者不受,临行前嘱咐国王、王子为君者,当以身作则,善政天下,体恤子民,任人唯贤,而后上大道往北而行。

话说西南往北有一大国乃“亲金国”,国人也俱是服装奇异,发式独特,相貌自与他国人不同,但见:男女皆生得高大壮硕,高鼻梁,大眼睛,毛发微黄,肌肤赛雪。一日到得国中锦绣所在,车喧马闹,进城观景,一派繁荣。亲金国以畜牧为业,牛羊成群,少产谷类,人们以肉食为主。无论亲朋宴请,还是朋友小酌,常用一只整羊,宰杀干净,置大锅炖熟,放入盐巴,用刀切盘,人人张着手爪,齿牙咧嘴,食肉啃骨,就着馕饼味美异常。

木姗心道:“人多以肉为食,性必强悍好斗,国中当不消停。”遂与三众穿梭游玩,不觉天光渐退,暮色渐沉,此时已来至郊外。郊野非小桥流水,村舍人家,乃是平阔草原,一望无际,天快尽黑,四众寻地借宿。

正举目四望,那辽阔草地中竟现出一座庄园来,远远瞧去竟似个小镇般,延绵约有十数里。行进细观,却无灯火人影,院门残破,白羽上前叩门,半晌无人,莫非空宅?四众心忖,正茫然,一放羊老者赶羊经过。见四众在那叩门探瞧,满面狐疑道:“几位远方客人,此宅户乃是空宅,内有恶鬼蜷居,切莫闯入。”泉生道:“老人家您还走此道?”老者回道:“恶鬼须半夜出现,天光就潜,此才落幕,还没胆量出来。你们是何方人氏?”

木姗回道:“我们是游客,贪恋美景,错过了店旅,见此处有人家,遂来搅扰借宿的。”老者吃了一惊道:“可是遇上我这糟老头子了,不如去我家,虽离此有段距离,却是安全。”道罢,老者挥鞭赶羊带路。木姗观老者非歹人,倒是那府宅阴气森森,让人胆寒,遂随老者前行。

约半个时辰,趱路十数里,出现一宅,是平常民居。一位老妪出来迎接,老者招呼道:“快快备酒,款待客人。”老妪忙进屋准备。四众随老者入内,堂中熊熊炭火正煮着半边羊肉,几上被老妪置放葡萄美酒、奶茶、果品。四众谢过盛意,与老者一同进餐。

食物十分美味,酒甘醇芬芳,难得的好酿。木姗饮口酒道:“老人家为何你们以肉为主食?”老者答道:“我国雨水奇缺,谷物产量甚微,只能牧养牛羊,以供食用。”木姗听老人说词,才晓误解了国人,自责不已。紫夕道:“适才听老人说那宅府蜷有恶鬼,究竟是怎么回事,愿闻其详。”老者见问,放下酒杯,不由叹息道:“说来还是个冤魂,枉死不得瞑目,作闹人间。”道罢将来龙去脉说了个仔细。

到底冤魂为何作祟,欲晓究竟,且听下回分解。

亲爱的读者,本书已建《仙侠苑》贴吧,请查百度;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