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村卖豆腐的王文孝家买了电视剧啦!这可是村里的特号新闻!据说这几天正演《霍元甲》哩,班里的男同学上夜学前都得拐到王文孝家一趟看看演开电视没;下夜学老师一走男孩子们赶紧就哒哒哒的颠去了。
谷秀莉也不记得前世《霍元甲》是哪一年播放的,但现在,是一九八三年的五月份了,倒是王文孝第一购买电视机跟前世一样。
谷小弟也想看电视,虽然现在不是礼拜六,但别人家孩子都去看,所以谷妈也不拘着他,每天吃过晚饭一放碗这孩子就和两个好伙伴跑着去王文孝家了。
谷秀莉和三姐就等下了夜学背着书包直接去王文孝家,前头男生们大步跑的咚咚咚的,后头女生们小跑着去。
每次去王家街门都是大开着,离着老远就听到音效、对白的声音。
进了院子,有好多人都在看电视,但没人像看电影那样带板凳的,估计是电视放的太高的缘故吧——王文孝把十四寸的黑白电视机放在了西下房的房顶上,这下房最低也有七尺多高吧。
放学的一大帮孩子们一来就引起一阵骚动,但大人们会吆喝几声让大家安生点悄悄儿的。
小小的屏幕,孩子们小小的个头,虽然现在眼睛好使,但谷秀莉觉得看着真的不得劲。但别的孩子估计没这感觉:这么新奇的事物哪儿来的那么多挑剔,也就她这样的重生者才会这么想吧。
大人们就好多了,那么高的个子看房顶上的电视感觉肯定比孩子们好。
前世的时候谷秀莉没好好看过《霍元甲》,开始自家没电视机,好几年后家里买电视机了好像那时也不重播这部电视剧了。再往后有了网络想看什么都可以的时候,她也没有重看,一来是因为那时的的武打片早就不稀奇了,加上女性对这武打剧没男的兴趣大,最关键的一条是霍元甲他被人害死了,这是个悲剧啊,她不喜欢,不敢看。
现在嘛,也就那样吧,来感受气氛的心态居多,倒是看周围孩子的各样表情状态比看电视有趣。你看,这个小家伙儿蹙眉咬牙咧嘴手紧紧的攥成拳头还作高频率的捶打状一看就是想扑进去帮忙的样子;那个双手呈十字紧握跟摇色子似的什么意思呀,着急?还是想掐人呀?
再看后头的大人们,呃,这个大人咋不好好看电视看我做啥呀?我也无非是看了身边小盆友几眼嘛。还看?那我看电视好了。
不过就那一抬头也看见大人们大多是聚精会神的,倒是没孩子们表情丰富。
好了,咱看电视,重看一回也挺好的。不过重新这么一看才发现演坏女人王秀芝的演员貌似就是《神雕侠侣》里演过黄蓉的那个演员。前世谷秀莉看《神雕侠侣》的时候就不喜欢那个黄蓉,现在看见王秀芝,觉得更讨厌了,虽然她挺漂亮的。
这时的化妆技术与几十年后化腐朽为神奇的面部外装修功夫比起来真的连小菜都算不上,男演员就不说了,米雪唇上的汗毛的确看得出来,但这一点也不影响这部万人空巷的经典作品的。何况,喜欢一个角色就不会挑刺,估计米雪和演王秀芝的演员换一下位置的话这一条就成为讨厌王的理由之一了。没错,人们不会想这是演员扮演出来的,只觉得这就是赵倩男,这就是王秀芝。
谷秀莉姐妹去看了几天电视就不那么积极热乎了:谷秀莉从前看过也大体知道剧情了,谷三姐好像除了学习对其它的都没多大的热情。
所以,最后等电视里的霍元甲死了,谷小弟愤愤、难过以至于蔫蔫的时候谷三姐说:“都是编出来哄人的,你至于不至于!”,气的小弟拿白眼瞅她。
霍剧的播出,把凉下去的《少林寺》带来的武侠热又烧开了,到处都是孩子们“哈、哈、嘿、嘿、piu、piu”的武打音效,迷踪拳这一拳种常挂在孩子们口头上。
村里有几家姓米的人家,有一家的的孩子八九岁了叫米宗权,好嘛,《霍元甲》一播出,人们见了这孩子就叫他迷踪拳了,连他的弟弟米宗宝也改叫迷踪宝。
此后不管大人孩子见了这哥两就逗:“迷踪拳打趟迷踪拳”;“迷踪拳多厉害你这个迷踪拳咋奏(这么)无能”;“迷踪宝,用迷踪拳去打迷踪拳(他哥)去”等等等等,气的两个小孩子回去就哭闹吵吵着想改名,越这样那帮无良大人越是逗他们,不过最终家里大人没拗过三天两头哭闹的孩子,这两孩子最后都改名字了。
更引人发笑的是,这两孩子的小叔叔当时还没结婚,但对这两个名字很是喜欢,觉得又是权力又是宝贝的好名字都被哥哥的孩子取了。后来侄儿们改名了,他结婚生子后就给儿子们用了这两名字。或许这位心底最感谢的就是《霍元甲》这部电视剧了,不然,俩好名字还被侄子们占着呢。
不光如此,此后孩子们骂人的话也改成了“你个龙海生挨刀货!”“你个王喜文日本鬼子!”什么的,在他们心里,龙海生和王喜文比王八蛋、挨刀猴、枪崩头毒多了坏多了。
现在村里的孩子们天天捶墙、拍树,希望能练出武功来,只是别人没人能坚持下去,只有谷秀莉她们班一个王姓的孩子,这娃话也不多,也不怎么和同学们玩,倒是天天早上要到学校前边的一处只砌了山墙、后墙的露天房子那儿捶、拍墙体去。开始大家也只是看他每天早上从南边过来,而他的家在学校北面,都很奇怪。后来这孩子下午放学也要去,于是被好奇跟踪的同学知道了他的秘密。班里的男同学立马跟风,但却都没坚持下去。
这孩子大概是下了大力气,手上常绑块手绢,约莫是手背受伤了吧。后来不知他功夫练得如何,反正前世是这娃最后当了兵,估计会是个好兵吧。
至于那家砌了墙的人家,不知那墙被那个什么掌法拳法伤到没有,那土坯会不会不结实就没人知道了。
这部电视剧也使得这些没看过新鲜劲儿的人们对后来的《陈真》、《霍东阁》格外的喜欢:陈真,霍元甲的徒弟哇,原来看《霍元甲》的时候这人死了,咋又活啦?活了好!省得咱想起来就难活(难受难过),于是众人很是欣慰啊!霍东阁,霍元甲的儿子呀!霍大侠留了条根后继有人没绝后,欣慰!咳,后话后话啊。
《霍元甲》的播出也给王文孝家带来了经济效益,每天去捞豆腐的人多了起来,就连谷小弟,也吵吵着要去捞王文孝家的豆腐。但由于另一家做豆腐的是谷家从前的房东,而且还有点老亲,每天老亲到街门口喊谷妈:“表嫂,今儿要豆腐不啊?”你说这种情况谷妈怎么可能捞别家的豆腐?所以谷小弟最后也没能照顾上王文孝的豆腐生意。
这时谷秀莉才意识到王文孝的聪明:你们天天来我家看电视,还好意思不捞我家的豆腐吗?能想出这种促销手段真是很有头脑!她这脑瓜子这辈子才想到这点的。
六一节的时候,谷秀莉和三姐都被评为三好学生,都得了奖状一张,这是她重生后的第一张奖状,也是小学时期的最后一张。
今年六一节家里没有参加活动的孩子,那天除了小弟有兴趣想和西侠南侠到公社看热闹外,谷秀莉姐妹都懒得走没有去。
既然是小三侠的集体活动,谷小弟就不去他爹那里吃饭了。于是谷妈给儿子拿了五毛钱,叮嘱好几遍“装牢了小心点别没了”,小三侠八点起身到公社去了。
谷妈中午下地回来,和女儿们念叨着说:“不知道小平儿出去吃点啥,肯定尽吃冰棍儿了。我忘吩咐冷哇哇的甭吃那了”
谷三姐:“这阵儿说啥也迟了。奏热的天气吃也吃不坏。”
谷秀莉:“肯定没事,小孩子见了啥也想尝尝,肯定不全买冰棍儿。”
下午谷小弟回来的时候谷妈不在家。两个姐姐赶紧问道:“吃冰棍儿没?你那五毛钱都花到哪儿啦?”
谷小弟赶紧说:“就吃了一根!我给军军买了袋饼干子。”藏在背后的手举到前头“饼干三毛五一袋子,我吃了根冰棍儿五分钱,剩一毛钱买了个大饼子。”
谷三姐说:“咿呀真懂事咧!王青跟南侠买啥啦?”看看饼干袋子,还没拆开呢。
“王青五毛钱全花啦,他吃凉粉冰棍大饼子啦;南侠给他兄弟买了一毛钱的糖蛋儿,他也吃大饼子冰棍儿了。”现在王青底下没小的就他一个。
看着小弟脑门儿的头发,谷秀莉心底有些感动:这孩子感情细腻,他自己都是个孩子,居然没舍得买那些零食吃给大外甥买了饼干,还一块儿也没吃,真是难得啊。老妈常说七岁看老,也是,前世的小弟大了也是很细心的,他的周到是那种谁也要考虑到了的周到,不光是对爹妈。
对儿子的懂事,下田回来的谷妈自然是满满的骄傲:“俺娃当小舅舅哩!”想起女儿坐第一个月子的时候自己伺候女儿,那时老儿子还在吃奶呢,没几年儿子都懂得给外甥买吃的了。
谷妈抱着儿子嗅着孩子的头发好久不撒手,看的三姐故意说:“就是偏心的看好儿子!”
谷妈回答:“嗯,你是喝风长大的,没人看好过你!”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