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好眠。
秋收第二天,谷秀莉起来的时候,她老爹和哥哥已经去花生地了,直到饭熟才回来,昨天剩下的那点花生地已经挖完了。
饭后,谷爹谷妈和谷哥谷二姐四个使得动镰刀的大人去割黍子,三个小的被留在家里摘花生。
谷三姐还有额外的一个小任务:晒瓜皮。吃完的瓜皮挖去残留的红色部分,削掉绿色翠皮,拉上几刀挂到院子的铁丝上,两天就可以晒干了,到冬天和土豆豆腐一起炖着吃。
摘花生是和讲故事一起进行的,只是讲故事的是三姐。其实她讲的是语文课本上的课文,但是从小学到高中的都有。
谷三姐是个学霸型的人物,很喜欢学习,每个假期都会预习下学期的学习内容。而她也喜欢看课外读物,只是这年头哪有闲钱买这个,所以哥哥姐姐的课本啦,古文译注什么的她都会看。因此,她讲的故事就不仅仅局限于小学课本上的内容。
谷三姐讲着《党员登记表》,看两个小的手脚也不慢,心里开小差得意自己对弟弟妹妹的威胁:不好好摘就不给你讲故事。
亏得谷秀莉不知道她的想法,不然非得狠狠鄙视一番。
不怕慢,只怕站。三个干活的孩子,怎么也能抵得上一个大人——当然是说的是这种不费力的活。不一会儿,就摘了满满一大筛子花生。
姐妹两抬着倒在窗台下的石头檐台上,和先前摘下的一起摊得薄薄的以利于暴晒。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许久,也不知倒了多少筛花生。姐弟三都觉得肩膀酸困,一致同意歇一歇。
回家一看闹钟,都十点多了。
切了一个长歪了的西瓜——没法子,谷妈要求先吃不好的西瓜,好的等客人来了吃。
只是谷哥反对的厉害,说应该先把好的吃光,到后头不好的臭了也不可惜。不然先吃了不好的,搁到最后有个臭的就该是现在的好瓜,到时候只能叹息一声:早知道先吃好的。
谷秀莉同意谷哥的意见,但谷妈坚决不允,而且谷妈还有一个理由:“几天前托你姐夫给你两个姨姨一家送了两袋过八月十五吃的西瓜,等秋收消闲点再送几袋子去。送人哪能不挑好的送,等送完了想吃哪个吃哪个。
一个大歪瓜姐弟三吃了个肚儿圆,趁着阳光正好,把瓜皮削好了挂到外头。
三人吃饱歇息好继续摘花生。
谷妈吃早饭的时候就吩咐过,吃花生先吃小的。孩子们自然要问个为啥,谷妈说大花生胖胖嫩嫩的,可干了就小了,小花生干了就秕的快没了。
所以,三小摘花生的时候,想吃就只能吃小的。于是有个大发现,那种刚结出的没长开的小花生,皮儿还没有木质化,里头没仁儿,看着水水嫩嫩的,吃着带点甜味。三个孩子立马摘了一碗,洗了洗你一粒我一粒的吃了不少。
不要笑话她们嘴馋,实在是这个年头孩子们没点零嘴儿,去年包产到户的时候地里已经种了庄稼,所以从今年开始人们才能想种什么种什么,今年自家地里种了葵花籽和花生,已经是前所未有的丰盛了。(以往队里分的那点葵花籽大豆只等过年才炒。花生队里一般不种的。)
临近中午,姐妹两张罗着做午饭。
抱柴生着火,锅里添上水。因着三姐前世就不是个会干活的,自己又有个老旧的内芯儿,所以谷秀莉让三姐拉风箱,其他它的诸如洗菜切菜蒸糕之类的,一律自己动手。
只是一切都不那么顺当:刀不是前世的不锈钢小薄片儿刀,厚重的铁刀对于九岁的孩子来说实在是不趁手;和面的不是搪瓷盘、不锈钢盆而是红瓦盆,光盆就够个四五斤,那个沉呀,再加上三四斤面,谷秀莉伸直胳膊加上腆着肚子扛着盆才把盆从堂屋端回家,直庆幸没把盆摔了。
就这样小问题不断大问题没有的,等干活四人组回家的时候,饭也差不多熟了,只等着把蒸熟的黄米面糕搁盆里拳打耳光甩的採成一块就好。谷妈先洗脸洗手的准备採糕,不然火卸了糕凉了就不好粘到一起了。
採糕谷秀莉倒是会,前世常做的饭食,可现在的小嫩手估计不能胜任这个工作。
吃饭的时候大家齐声夸赞菜香,谷秀莉赶紧说油倒多了,谷妈心疼的说下回少倒点,谷爹唱反调,说今年自家的油料打的不会少,烩菜时候多倒点叫娃们香香儿的吃去吧。气的谷妈翻白眼,过日子么,不仔细点哪行。
饭后谷秀莉拉着三姐洗锅,前世三姐外号三懒虫,除了学习其它的是指一指动一动的人,今世估计也一样,但谷秀莉决定今世一定要拉着三姐勤快起来,嘻嘻。
下午重复上午的工作,只是晚上吃饭的时候谷秀莉才知道:明天是中秋节。呀呀呀,她的生日是阴历八月十一,刚过去没几天。
重生后的第一个生日,多么有纪念意义啊,她居然忘了!谷秀莉气的直挠头。谷哥玩笑着问她是不是想和四红瓢做伴去,她才放下爪子,蔫蔫地对谷妈说:妈,今年把我的生儿(日)忘了。
谷妈“哎哟”一声,说:“忙的忘得影儿也没了,你先别吃饭,妈给你煮鸡蛋去,咱今儿补上。明儿晌午吃好的,多给你吃点肉!”
“甭煮啦,我也不是为了吃的。”谷秀莉忙阻止老妈去煮鸡蛋,心说我真的不是为吃的呀!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