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蛊之祸中钩弋夫人的角色,在诸多史书中从未被提及。
一种可能是“为尊者讳”。有汉一代,汉昭帝和汉宣帝都被视为正统。汉昭帝刘弗陵无子,昌邑王刘贺被废黜皇位,继位的汉宣帝刘病已在皇室宗牒中纳为汉昭帝的孙子,而他们母亲和祖辈的血腥厮杀,对于汉代皇室是一件极为尴尬的事情。这种血海深仇被有意识地清除淡化掉,史书中的记载也被大量地删节和篡改。所以整个西汉时代,有关汉武帝的宫闱内幕都是在混淆视听。
另一种可能是后世的皇帝禁止此说流传。后世的帝王精通于宫闱争斗,肯定有皇帝已经洞悉汉武帝巫蛊之祸的情由;但是此说一旦公诸于世,对于帝王是极其危险的。因为这意味着,只要坚持不懈,哪怕是英明神武的汉武帝在世,也能在皇帝临终之前废黜毫无过错的太子。这将给后世的嫔妃和皇子莫大的鼓舞,有勇气和斗志争储不息,哪怕在皇帝临终前最后一刻仍有最后一线机会。哪个皇帝不悚然心惊?他们还想安枕无忧地溘然瞑目呢!所以后世的帝王即使猜到巫蛊之祸的内情,也都秘而不宣。
还有一种可能是后世的儒家推崇奸佞祸国论。儒家总是不辞劳苦地为帝王粉饰,红颜祸水论就是儒家推崇的一个著名政治理论,把一代帝王的昏聩和过失极力推到宠妃和奸佞身上,可以减轻帝王的罪恶感,维护皇权的神圣和尊严。汉武帝的宫闱已经被汉代人演绎成亦真亦幻的神仙乐土,不大可能从中挑出狐媚惑主之人;所以巫蛊之祸前期冲锋陷阵的江充被儒家拎出来背黑锅,于是成为被唾骂了二千多年的奸佞。可是儒家独独忽略了,江充被卫太子斩杀之后,巫蛊之祸并没有戛然而止,汉武帝主动派出联络太子的通道仍然被截断,汉武帝父子依然在挑拨离间之下自相残杀。儒家大力宣扬奸佞江充为巫蛊之祸的罪魁祸首,不过是彰显皇室尊严无可指摘,也借机警诫皇帝远离奸佞小人。
钩弋夫人的儿子汉昭帝之后的历代皇帝,基于以上三种原因,有意无意地将汉武帝的宫廷描述成了一个浪漫多情的伊甸园。涂脂抹粉,混淆视听,让后世的人在汉武帝的宫闱中找不出一支参与过巫蛊之祸的势力。每一个汉武帝宠爱的妃子都在史书中仙乐飘飘,虚幻缥缈,宛如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似乎卫皇后执掌下的汉武帝宫闱从未出现任何风吹草动、血雨腥风。但是我们从史书记载的蛛丝马迹中,仍然可以看出几个汉武帝后妃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工于心计。
陈皇后以“金屋藏娇”和“千金买赋”闻名于世,从其后续来看,这不过是一桩极其鲜明的政治联姻。汉武帝的母亲王美人和陈皇后的母亲馆陶长公主成功结盟,在位的太子刘荣被废黜,太子的母亲栗姬幽居冷宫。
汉武帝登基之后,不再需要母辈的政治盟友,陈皇后恃宠娇纵,自然而然地失宠。暴怒的馆陶长公主意图谋害当时正受宠的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如此鲁莽的暴力反而激发了汉武帝的强烈反弹,一举将卫氏家族擢升为贵族。陈皇后此后的垂死挣扎毫无意义,最终幽居长门宫。她的皇后之位被废黜也莫名其妙,《史记》记载是因巫蛊被废黜,却也记载汉武帝姐姐平阳公主说她是因为无子而被废黜(此处前后矛盾,隐约可见后世的汉朝皇帝在篡改《史记》)。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任何罪名都不再重要了,汉武帝只是厌弃了这个骄纵的表妹而已,她和她的家族也失去了政治利用的价值。
陈皇后颇似甄嬛传里的年妃,骄横跋扈,完全不明白自己只是政治牺牲品。
王夫人的“少翁招魂”后来被移花接木到李夫人的身上,她的史书记载事迹很少;但她一度是卫子夫早期最大的对手,她还有一个儿子齐怀王刘闳,连卫青都听从门客宁乘的建议赠送重金缓和宫闱关系。但她也是无可奈何,她受宠的时候正是卫青、霍去病军功最盛的时期。
卫青赠金的六年后,汉武帝最宠信的大将霍去病领衔上疏,请将那些年长的皇子封王就国,卫氏戚族的目的就是要把卫太子的潜在竞争对手全部赶出长安。这一事件可以看出卫氏戚族政治智慧非常高;而且同样一件事,卫青出面领衔可能会是反效果,但霍去病最得汉武帝宠信,由小霍出面事半功倍,反正卫青和小霍都是卫氏戚族,最终目的达到了就行了。
汉武帝和王夫人商量她儿子的封地,透过二千多年的岁月,字里行间中仍能看到王夫人隐藏着的深深怨言和挫败感,那些怨气十足却又无可奈何的话语,详情可见《三王世家·褚少孙补记》。从王夫人为儿子讨要雒阳(洛阳)做封地来看,她并非是一个没有野心的女子。
古代政治史上的大一统王朝以长安为京师,号称西京,那么洛阳就是东都。洛阳控制着整个关东地区(函谷关以东地区),地缘政治和战略意义十分重大,洛阳当时还有关东地区最大的武库(武器库),如果洛阳封王成功将会对后来的皇帝构成极大的威胁和挑战。汉武帝没有同意王夫人的最后请求,她的儿子后来被封在最富庶的齐地,很早就死在齐地;被卫氏戚族重压无法出头的王夫人在儿子封王之后不久去世。
王夫人颇有野心,也具有一定的实力;只是生不逢时,盛宠之时却也是卫氏戚族的极盛时期。
李姬在汉武帝的有子妃嫔中真正默默无闻,《史记》说她不得宠,忧郁而死。不得宠的李姬却有二个皇子: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得宠的妃嫔却没有儿子,这也太不合逻辑了吧!留下“尹邢避面”典故的尹婕妤与邢泾娥,二人盛宠居然都没有皇子,不知道卫皇后是不是得到了窦漪房的真传。
燕王刘旦在汉昭帝时代自杀,广陵王刘胥在汉宣帝时代自杀。因为二个皇子都是觊觎皇位而被迫自杀,封国废除,所以李姬在官修史书中被删减记载情有可原。
李夫人以“倾国倾城”和“病容覆面”在史书上留名,很奇怪她也是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推荐入宫的。但是细细考据,发现身为卫青夫人的平阳公主其实有顺水推舟的嫌疑。李夫人有二个哥哥很有名,一个是音乐家李延年,一个是贰师将军李广利。李延年先在汉武帝面前歌唱“倾国倾城”挑动汉武帝之心,平阳公主顺水人情,引荐李夫人入宫。李夫人和卫氏戚族的关系不明,但从卫氏戚族的引荐之情来分析,李氏和卫氏至少最初的关系很融洽。可能李氏和卫氏的关系还没有因为争宠和利益而恶化,李夫人就红颜薄命去世了。
她临终之前,始终不愿意让汉武帝看到她的病容,她说:“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她明白汉武帝之所以还能念念不忘来看她,正因为她姣好的容颜,如果见到她容貌衰败,一定会厌恶抛弃,还怎么会记得怜悯录用她的兄弟呢!
李夫人“病容覆面”的言行在宫闱哲学里堪称金科玉律,她是一位智商和情商都非常高的可怜女子。
她的三个兄弟的政治智商和军事能力却都很低,李延年和李季两兄弟因为秽乱宫闱被灭族,李广利也因为拙劣的战功在史书中臭名昭著。巫蛊之祸后期,政治智商低下的李氏戚族被全部翦除;连累李夫人的儿子昌邑王刘髆也失去了最后一丝继承太子之位的可能性。
赵婕妤是汉武帝宫闱中最扑朔迷离的人物,一是由于奇异,二是由于粉饰,三是由于凄惨。关于奇闻异事,汉武帝的妃子有很多,比如“少翁招魂”先后被记载入王夫人和李夫人名下,但那都是死后之事。而赵婕妤的奇异都发生在她生前的时候,影影绰绰的“钩弋传说”,现代人有很多解读,小儿麻痹症之说,变魔术之说,反正都是不入流的伎俩。大约由此也可看出赵婕妤的心机不浅吧!
赵婕妤的父亲曾因罪入宫做宦官,自然与宦官渊源颇深。而她产子之前就已经做到了婕妤的位置,还有那个神奇的怀胎十四个月的尧母门事件。姑且假设赵婕妤是个哑巴,从来不发一言,可是这一连串的咄咄逼人气势也直逼卫皇后和卫太子。
汉代的婕妤地位很高,为妃嫔之首,仅次于皇后。熟悉宫斗情节的人也应该知道,这个地位是最为微妙的。赵婕妤和卫皇后的关系如何,史书中没有任何记载;但是权力位置如此接近的二个人却没有留下只言片语,本身就让人浮想联翩。要知道,赵婕妤是汉武帝的妃嫔中唯一一位曾经无限接近皇后宝座的有子妃嫔。所以,赵婕妤应该也是卫子夫宫闱生涯中最危险的敌人,事实上卫子夫也确实死于赵婕妤盛宠时期。史书中没有记载赵婕妤的言行,但是结果是卫氏戚族的翦除殆尽,仅仅是一个外臣酷吏江充一己之力扳倒卫皇后、卫太子和一干卫氏戚族,实在难堵悠悠之口,近似于天方夜谭了。前面分析过,江充无法也无力调动汉武帝身边庞大的宦官团,为其煽风点火,为其挑拨离间,为其封锁消息。
汉武帝在立钩弋子刘弗陵为太子之前,赐死了钩弋夫人赵婕妤。史记上记载,汉武帝说:“女不闻吕后邪?”他是担心赵婕妤效仿吕后。因为后世的人大多哀怜杀母立子的惨绝人寰,同情飞来横祸红颜凋零的钩弋夫人,所以汉武帝的这个比喻并没有引起太多人注意。
吕后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一生政治手腕极为强悍,无数嫔妃、藩王、功臣、悍将,都曾被吕后铁腕镇压过,杀母夺子,虐杀戚夫人,迫害刘氏诸侯王,骗杀韩信,诱杀彭越,天下英雄美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汉武帝一生历经无数风云变幻,识人阅人用人也杀人无数,天下名将贤士、三教九流供其驱驰;所以他观察赵婕妤自然入木三分,对赵婕妤的政治能力也是心中有数的,他在赵婕妤身上已经或多或少看到了吕后的几分影子。
一位以奇闻异事入宫的赵婕妤,
一位距离皇后宝座仅仅一步之遥的赵婕妤,
一位身旁簇拥着庞大宦官团的赵婕妤,
一位产下汉武帝誉为“尧帝”皇子的赵婕妤,
一位至少有三分吕后影子的赵婕妤,
一位在她盛宠之时树大根深的卫皇后、卫太子都被斩草除根的赵婕妤,
一位在她盛宠之时卫氏、李氏二大戚族灰飞烟灭的赵婕妤,
一位在巫蛊之祸的官方记载中没有留下一丝线索的赵婕妤,
好吧!如果至此处,您还认为赵婕妤是一个心思单纯的善良女子,一个悲哀无辜的可怜女子;那么,我也无话可说。毕竟汉史被删减篡改之后,涂脂抹粉得太过厚重,厚重到汉武帝的宫闱中没有出现任何一例宫斗事件。
汉武帝之前的西汉历代皇帝都有宫廷争斗记载于史书。汉高祖时代,吕后那场惊心动魄的太子保卫战;汉惠帝时代,由于吕后执掌内外大权,宫闱似乎平静,但也有吕后杀母夺子的血腥事件。汉文帝时代,只出现过皇后窦漪房的撤席之争,似乎不值一提;但是其后窦漪房身为太后、太皇太后,接连掌控汉景帝、汉武帝二代皇帝,干涉朝政大局,可以想见窦漪房曾经在宫闱中的久经历练、杀伐决断。汉景帝时代,王美人聪明地和馆陶长公主儿女联姻,馆陶长公主不仅是汉景帝的同胞姐姐,而且是太后窦漪房最受宠的女儿,王美人一举成为宫闱势力最大的派系;结局毫无悬念,在位的太子刘荣被废黜,太子的母亲栗姬幽居冷宫,王美人的儿子刘彻被立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武帝。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