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现代国家的崛起> 第三十九章 执掌粘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九章 执掌粘杆(1 / 1)

(求推荐!求收藏!这是平行建的一个群:429778668,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群里和平行一起讨论剧情发展,商讨角色的塑造,欢迎大家入群。)

真是眼看有人笑、眼看有人哭。有人笑的当然是仁亲王和恭亲王,有人哭的当然是穆彰阿,可是此时此刻,还有一个人在哭,而且哭得是让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个人正是静皇贵妃。

这段日子对于静皇贵妃而言,简直是度日如年,关于她那两个儿子,简直就是消息不断,一会进来一个好的,一会进来一个坏的,而且作为**之主,又要母仪天下,不能随便表态,要和皇上保持高度一致,心里那个着急、难受,自然是不用提了。如果说乾清宫里奕詝的心里是在坐过山车,那么,静皇贵妃的这些日子简直就是飞机在俯冲拉升。

朝会过后,道光皇帝没有给群臣上书、进谏的机会,宣布此事已是定案,毋需多言,圣心独裁了,然后招招手,让奕詝、奕昕两人随着自己去坤宁宫。

刚开始静皇贵妃听到两个儿子被封亲王,心里那是不要提有多高兴了,而且很有可能两个儿子是一个皇上一个亲王,这在清宫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一个后妃了。只是道光皇帝到了坤宁宫,说了一句话,立马把她的好心情给击给粉碎。

“皇上,为什么要这么急,六阿哥现在才十三岁啊,现在就让他出宫开府建牙,臣妾舍不得啊!”静皇贵妃这个时候边抹着眼泪,边说道。

道光皇帝见不得女人掉眼泪,看见皇贵妃哭了起来,当时就没有办法了。一个劲的劝,但是没有效果,急的直挠头,连连示意奕詝兄弟两个,赶紧想办法支招。

最后,还是奕昕使出了绝世杀招,冲着自己的母亲,就是一阵发嗲,我勒个去,当时就让道光掉了一地的鸡皮疙瘩。这才让静皇贵妃破涕为笑,不过还是没有松口,说道:“为娘不反对你开府建牙,只是现在你年纪尚幼,待到你四哥的年纪,为娘自是不会阻拦”

奕昕见母亲大雨转晴,才正色道:“母妃博学多才,通古知今,最近孩儿看了一篇古文章,实在是不解其中的意思,还想让母妃给孩儿说说。”

“少给为娘来这一套,额娘说什么也是不会同意让你出宫的。”静皇贵妃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自己虽然是皇贵妃,母仪天下,但是毕竟还是母亲,加上皇宫里本来就没有什么乐子,有这么个儿子在身边说说话,解解闷也是很好的。

“母妃还是听听孩儿要说的这篇文章吧”奕昕有点撒娇了。

“爱妃,听听无妨”道光敲敲边鼓。

“臣妾听皇上的。”

这时奕昕便慢慢的讲了起来:“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奕昕便就把战国策里面的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说了出来,静皇贵妃自幼知书达理,这个故事自然了然于胸,听到奕?如此讲,心里就明白了他的意思。想到这里脸上的颜色也就慢慢的松弛了下来。

奕詝见皇贵妃脸色松弛,就知道奕昕刚才的那方言词已经打动了皇贵妃,现在就缺个梯子给她下来了,所以赶紧把梯子给她了,说道:“额娘,其实有志不在年,无志空活百年,六弟有心为国家社稷出一份力,于他于国也是有益的,日后,六弟做出了一番丰功伟绩,又何尝不是额娘的功劳呢。”

奕詝一番话正好打在了皇贵妃的软肋上,天底下有哪个母亲不希望自己儿子有出息的,哪怕是皇贵妃也是一样。皇贵妃心里原本就同意了,只是之前闹得有点过,收不了场而已,现在听得奕詝如此一说,自然是顺坡下驴,说道:“额娘不知前世造了什么孽,有了你们两个活宝阿哥,好了,额娘同意就是了。”

就这样,在静皇贵妃首肯之后,新鲜出炉的仁亲王和恭亲王,便开始了他们人生的第一次大搬家。

为了显示自己对于这两个儿子的重视,道光帝特地把之前雍正爷的潜邸雍和宫赐给了仁亲王,御敕仁亲王府,把京中最大的王府——僖王府赐给了庆亲王,御敕恭亲王府。一个是皇帝的潜邸,一个是面积最大的王府。这么明显的两个信号,相信只要不是傻子都能想得明白道光帝是什么态度了。

奕詝、奕昕两人与李全忠联袂来到了雍和宫。雍和宫始建于康熙三十三年,当时为雍亲王府,雍正三年改的行宫,乾隆皇帝便是在雍王府出生,这个王府出了两个皇帝,便是清朝名正言顺的“龙潜福地”,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与皇宫的规制一样。

在赐给奕詝之前,雍和宫是粘杆的总部,现在道光帝有命令要将粘杆一分为二,一半仍有自己带领,另一半却是要移交给奕詝,李全忠哪里敢有半点不同意,虽然粘杆性质上与东厂的性质差不多,但是权力相较而言则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当年的东厂的大档头太监是有司礼监批红的权力的,满朝文武任打任杀的,现在的粘杆却只是一个纯粹的情报收集和秘密特殊任务执行机构,没有皇上的明令,是不敢有任何过份的作为的,低调得很,低调到现在的奕詝都不知道粘杆的存在。那夜若不是李全忠在承德和自己挑明了,他还真的是不知道粘杆还继续存在着。现在皇上又把雍和宫赐给了仁亲王做为府邸,李全忠自然知道皇上是想让仁亲王把这个皇家密探机构给接管起来,所以亲自带着奕詝来雍和宫以视察府邸的名义,来接收粘杆了。

“王爷,这是粘杆的名册”李全忠拿着厚厚一叠的账册呈给奕詝。

奕詝接了过来,但是并没有立即翻看,而是简单的问了一下粘杆现有的情况。

李全忠便简单的把粘杆的状况给奕詝做了说明。

粘杆处,又名血滴子,是当年雍亲王胤禛夺嫡时创建的,后来雍正登基之后,便将这个组织发展扩大,变成了类似于东厂一样的情报暗杀组织。其是粘杆在雍正朝声名就不显,颇为低调,后来乾隆、嘉庆皇帝为了更加突出粘杆的隐蔽性,对外发了明喻把粘杆逐年撤裁,以至于外人都以为粘杆已经成了一个历史名词。但实际上由于粘杆在皇帝的授意下,从此转入了地下状态,反而由于没有限制,发展壮大了许多,现在的粘杆处一共有四个科:辑事科、内务科、风闻科、暗间科。

其中,内务科就是负责整个粘杆的后勤管理,人员招募、培训,特殊情况的刑讯,以及特殊犯人的关押等。人数约在一百多人左右,现任内务科领掌是一个汉军八旗的包衣奴才,叫做广弘一。

辑事科就是专门负责外派行动的部门,主要是一些武林高手组成,类似于军统的行动队,人数较少,大约四五十人左右,现任辑事科领掌乃是大内三等带刀侍卫黄敏琪。

风闻科就是收集情报的部门,在九督十三省都有耳目,这些人不参与实际的行动,专司收集各种相关的情报,人数最多,约有上千人,现任风闻科领掌乃是包大同,此人明着是京中最大**的掌柜,但是谁有能知道,他却是大清最为恐怖的组织中风闻科的领掌。

最后就是暗间科,这是一个专门负责安插高级间谍的部门,在每个从二品以上官员家中都有可能有他们安插的间谍,只是这个部门极为隐秘,是整个粘杆中的重中之重,所以暗间科的领掌历来都是由粘杆处总领亲自兼任,现任的领掌自然就是李全忠。

其中辑事科的人员是挂在大内侍卫处的名下,风闻科的人员大多是挂在内务府三处织造府、盐运、漕运、丝运、茶运等机构中间,而暗间科因为事关隐秘,世人则是无从知晓它的存在,而实际上粘杆处的总部人员只有内务科。

李全忠将粘杆处的来历、设置、人员等都一一简要的向奕詝做了说明解释。

奕詝这才知道粘杆处的可怕,也才知道道光帝是送给了自己一份如何厚重的大礼。李全忠也是直接跟奕詝说道:“王爷,皇上有圣谕,将奴才把粘杆一分为二,但是奴才想着这粘杆历来就是皇上的耳目手足,若是简单的剖分,反倒是坏了粘杆处的职能,所以斗胆向皇上请了旨意,将粘杆处四大职科,除暗间科及部分内务科司账目外,都交由王爷管理,不知道王爷您意下如何?”

李全忠现在哪里敢得罪仁亲王,这主做亲王府邸都能搬到这雍和宫来,摆明了就是太子啊,日后的皇上,粘杆处本来就是皇上的私奴,哪里敢有半点心思花招,全心全意的为奕詝考虑,才出了这么个分拆计划,本来暗间科也可交给仁亲王的,但是道光毕竟还要是再暗中历练考察奕詝一番,所以才没有把暗间科交出去。

奕詝此时能够收到这么一个现成的情报系统,已经是喜出望外了,至于暗间科,要说一点想法没有,那自然是假话,但是他也知道,道光帝还健在呢,暗间科相当于他掌控百官的一个杀手锏,是万万不能随意去触碰的,至于内务科的部分账目,想必也是为了掩盖暗间科的踪迹,所以也就完全没有放在心上。

奕昕听到李全忠如此分拆,自然知道他的好意,所以从怀里掏出了一张一百两的银牌,递给李全忠,说道:“李公公,这个是你的幸苦费,没别的意思,只是天太冷了,让您买点热茶喝一喝,把身子骨保管好,皇上,大哥都还要你办差呢。”

李全忠听到奕昕如此说,自然知道奕昕的意思,他是道光朝的大太监,家里面自然是白银无数,自然是不会在乎这一百两银子的,他知道,奕昕也知道,但是这一百两必须要给,给就是传递一个态度,说明他的好意奕詝、奕昕收到了,而且还挺感激他的。

所以,李全忠也是立马跪道叩拜谢恩:“还是仁亲王、恭亲王体贴我们这些做奴才,我们这些奴才就盼着您这样的主子呢。”

这一番话的意思,奕詝他们自然清楚,于是大家心照不宣而已。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