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仁裔下了车说道:“成什么样子,你是朝廷大将,怎么拜我一个糟老头子。”孙代安连忙站了起来。
两个人进了府邸。
“这次唐人来势凶猛,绝非善意,本来就该停止讨伐新罗,收缩兵力御敌于鸭渌水。”弓仁裔说道。
孙代安说道:“老师高见,奈何当权者不听。”
弓仁裔说:“唐人一心,我等二心,如何不败。我估计唐人也就是这段时间便要来侵犯,你要多备物资,只要安市不破西京稳如泰山,或者拖到冬天,唐人肯定退兵而去。总能为国家保留一点力量和元气。我此去无生还,所以你要好自为之。”
孙代安眼睛湿润了。
弓仁裔厉声道:“大丈夫何必效法小儿女。国家兴衰,老朽就拜托孙君你了。”说完顿首于地。
孙代安急忙也顿首:“代安定与安市城共生死。”
*******
怀远城
“告大都督,高句丽的使臣到了。”
李治点了点头让崔淹去接待,然后找来行军参议陈广德问道:“卿上次去高句丽大概很熟悉那里的情况吧,这个弓仁裔是什么人啊。”
陈广德苦笑说道:“殿下,这个人可是没有办法收买的。他本是高建武的重臣,后来还担任高句丽王子的老师,早退休在家了。不过泉氏擅权以来又把他拉出来做门面,这个人却一点不给泉氏面子,但是在高句丽人心里威望却很高,为泉氏党羽所不容。他还曾经做过乙支文德的副将。”
李治点了点头,这样的人是不能收买,而且也不好处理。杀了他等于替泉氏背了黑锅转移了高句丽人的视线,不杀他吧又好象自己怕了高句丽人一样,影响士气。真是个烫手的山芋。李治思考了一下,马上下令隆重迎接使臣。
弓仁裔进了唐营,本来是想着如何大义凛然骂唐人一番就死的,但是却没想到受到了隆重的待遇。
“弓大夫请,”李治说道,“我素知高句丽好食狗肉,这军营条件差了点还请见谅。”
弓仁裔不卑不亢地说道:“感谢殿下款待。”
几个将军看到他这样,心里就起了火,只是隐而不发。
弓仁裔望了望问道:“如何不见我的副使斯弥多家?”
李治冷哼了一声道:“寡人素来敬仰忠臣孝子,此宴非为高句丽使臣而设,专为忠臣而设。从逆弑主的人也配享用吗?”
弓仁裔心里直呼痛快,这些话他早就想说,不过听到这些话是从敌人的嘴巴里说出来又是另外一翻味道了。便用激将法说道:“殿下既然知道我是忠臣,那就不要指望我出卖国家。”
“你这老儿不识抬举。”张文义怒起。
李治招了招手:“张将军少安毋躁。”
“诺!”张文义冷冷地看着弓仁裔。
“大夫这是怎么说的,我等对高句丽并无恶意。”李治说道。
弓仁裔可不是三岁孩子那么好糊弄,质问道:“既然天朝无意我国,那为什么要陈兵边境。”李治说道:“寡人此来,一是为收回被泉氏侵占的两县之地,二来是要希望高句丽和新罗停战,不要在涂炭生灵,三来就是要替汝等剪除逆贼泉氏,恢复高氏。于汝等之土地并无牵涉。”
弓仁裔自然知道这是外交辞令不好当真,便趁势说道:“今陛下特遣我等送来牛马女乐慰劳上朝。二县只不过是误入,我等自当归还上朝。新罗乃是鄙朝藩属,惩戒其骄狂也是应有之意。先王早薨,却有宝藏王执政,我王清明不劳上朝挂念。”
“贵使怕是说差了吧。”李治说道,“新罗和高句丽一向是吾朝属国,什么时候新罗又向汝等称臣啦?”
弓仁裔脸色一紧,却不回答。
李治说:“不见刀兵也不是不可,只要汝等返还掳掠去的人口,赔偿汝等‘误入’的损失,和我等远来所耗费的粮秣,寡人也不愿意生灵涂炭。”
弓仁裔差点呛到,好家伙,真是狮子大开口,这些费用算下来,高句丽不知道要赔偿多少钱才能打发掉。那样的话根本不用唐人来打自己,用不了几年,高句丽就会被抹去。
众将领一听也乐了。
这次征高句丽,不算动用的民夫,就单说粮秣、军甲和战船,大约也是个巨大无朋的数字。高句丽便是统一了新罗、百济要偿还这笔债务不知道还到猴年马月去。
“上朝真是毫无道德,怎么能恃强而欺弱,这资费巨大,我小邦如何能承受得起?”弓仁裔气愤地说道。
“弓大夫,便是平常人家小童损坏了别家的东西,家长都需拿钱赔偿,何况一国。”李治说道,“若是高句丽贵人嫌麻烦,我等自己来取,弓大夫看如何?”
看着弓仁裔一脸铁青地退了回去,李治吩咐道:“把白金和高句丽女乐献与京师。”
********
贞观十九年四月,皇帝幸东都。
东京洛阳。
长孙无忌正在调集粮秣等,有中使宣诏:“皇帝请太尉入宫。”
长孙无忌见来人面色惊慌,忙拉了到后厅厉声道:“说,发生什么事情啦?”
那中使哭丧着说:“陛下,陛下病重了。”
“啊——”长孙无忌犹如被万雷轰顶。
————————————————————————————————————
读者喜欢的是更新和书评加精,作者喜欢的是推荐和收藏。
注:高句丽大臣的部分名字取自金富轼的《三国史记》,有的人因为文章需要会提前几十年“出生”,作者的韩文水平有限,翻译也有不准确的地方,请不要当正史。说实在话,训民正音比假名认起来还有难度,想想当年我天朝使臣到朝鲜都不用带翻译,其国士大夫莫不以说汉语为荣。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恢复那光景,叹息中。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