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副总管蒋仙奴带了通事舍人元迁德来到了太子住的居长chun宫。
“元记室,你写的好檄文。”李治说道。
元迁德是洛阳人,北魏皇族,以文辞出众而入选崇文馆。
“不知守鸭渌之险。元舍人,你到底是大唐的官员还是高句丽的官员,领的是大唐的俸禄还是泉盖苏文的饷?”太子忽然提高了声音,把檄文丢了下去。
元迁德拿起那檄文一看,那朱笔批注的不正是那句吗?吓得脸色发白,浑身哆嗦。
“寡人看你也是无心之过,罚你重新在起草一篇,若再有这样的过错,你就回东都读书去吧。”太子说道,不过话里的意思摆明是不想再追究这事了。
元迁德哪里还不明白啊,赶快拿了诏书急忙忙地退了下去。
薛含章自屏风后出了来:“刚才殿下的样子也忒严厉了点。”
李治说道:“这些文人啊,就是太过轻慢皇家了,自以为有几分文采就不把天下人放在眼里。治理国家怎么能靠这些人呢?”
薛含章脸色一红,李治这才想到人家祖孙三代也是以文采著名的大家嘛,连忙补充道:“如果文章又好又能经世致用是再好不过了,可惜小童你不是男儿,否则也是我的一只臂膀呢。”
“殿下说笑了。”薛含章笑道。
*********
太宗皇帝严厉处分了渎职的韦挺等官员,朝廷上下顿时明白了皇帝打高句丽的决心,不过上书反对的人还是大有人在,比如刚刚去世的李大亮就留表反对打高句丽。
李友三因为父亲去世回乡守灵去了,好在陆建明及时地补了上来,又有长孙无忌这等老臣坐镇筹划工作并没有拖延。
泉盖苏文连续攻下了新罗的几个城池后,他的攻击速度开始缓了下来,一方面是士兵疲劳,一方面有消息说唐朝准备发兵增援新罗。而长安那边自从上次高延辉的来信报平安以后,就断了消息,于是泉盖苏文派出他的外甥乙支迈去长安。不过这个时候他接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营州都督张俭正在调集战船对高句丽的海上力量进行猛烈攻击。并命令依附唐朝的契丹、栗末鞂鞨、奚等少数民族出兵试探骚扰高句丽。
*********
太庙
秦王破阵乐响了起来,早在前三日,太卜就占卜好了出征的时间,并在东宫天佑殿搭建了御帐,表示这里的主人要出征了。
李治头戴皮弁,身穿明光铠站在皇帝身后,今天皇帝要拜将出征,讨伐高句丽。
“献——祭”内侍高声唱名。
李世民穿了一身礼服,头戴无旒长冕,缓步登上了筑在北边的土坛,坛上插皂色大旗,上书“平辽节度诸军事大都督”。
军汉抬出了象征蚩尤的大立人像。
“拜!”
蚩尤乃是中国最早的战神,凡出战必先祭祀,乞求他庇护军队能取得胜利。连带皇帝也要下跪口中称:“臣李世民”云云。
由太常让人抬出三牲,郑重地献了上去。
祭祀完毕了,皇帝再拜军旗,招呼李治上了坛来。
皇帝取出一把玉斧头虚向四方砍了四下,表示征战四方都能顺利平定。然后把斧头交给太子:“国家大计,拜托你手了。”
“为国进忠,此心不改。”太子说道,把斧头递给了身后的内侍。
皇帝又把皂旗交给了太子,太子郑重地举起了旗帜,坛下的三军呼喊如雷,看着这支威武雄壮的军队,李治知道,征服高句丽的战斗打响了。
贞观十八年七月
太子的大都督行营迁移到了幽州。
这个时候的北京城还是一片深山老林子,栗末鞂鞨依附唐朝后,营州都督把他们安置在蓟县,后来贞观元年迁移到桃谷山下的怀远县。
“栗末鞂鞨大首领李大酺求见。”李治正在催促从大运河调集粮食,务必做到不断粮食。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