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龙凤大唐> 第十一 蓟辽纵青骢 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一 蓟辽纵青骢 二(2 / 2)

“制胜之机不在料敌先机,而在攻其不备。”李治说道。

太宗哈哈大笑:“毕竟还是孩子。今我大唐之盛,高句丽不过四郡之地,且不说他们现在对外用兵,便是有准备又如何。”

“高句丽是无法与我大唐抗衡,但是未必就不能重创我大唐军队。”李治说道,“炀帝征发百万之众,反复三次却无功而返,来护儿这样的名将也只是全身而退,绝对不是没原因。”

太宗说道:“这次不同,泉盖苏文灭君长,又侵扰邻国,民心早已经丧失。”

李治不说话,从袖子里取出了一卷书册献了上去。

太宗一看原来是《三国志》(老帽按:请各位读者大大注意,这不是小鬼子的游戏,而是Made-in-Chine的书)里的《毋丘俭传》。

“你是不赞成我去打高丽落,难道今天在殿上你说的是假话。”太宗的脸色有点怪异。

李治说道:“儿臣并不是个表里不一的人,儿臣的意思是无论如何,都应该打的,不过打到什么程度必须要控制,而此战的目的也不能以灭其国为目的。”

“难道我大唐的军队不能做到吗?”太宗黑下脸来。

李治坦然说道:“高句丽三面环海,有太白山(今长白山)、鸭渌之险,其民素与中国隔绝,好勇斗狠,地窄天寒。泉氏虽行暴政,但是我等毕竟还是外族之人,他们到时候一定殊死抵抗。再加上我军不熟悉地理很容易被拖住。所以此次征高句丽必以掠其人,灭其胆,伤其国力为是,使之不能再出兵祸害邻国,犹拔去毒牙之虺。我所患,薛延陀也。”

太宗转身看了看那屏风,看了好一阵才说道:“雉奴,你是一国储贰,我有一事与你说。你敢不敢为征辽统帅?”

“什么!”李治一听犹如炸雷在耳边响起。

“怎么,不敢吗?”太宗有些失望地问道。

李治整理了一下衣服,恭敬地磕头:“臣李治,谨遵圣命。”

************

太尉府

这个时候的长孙无忌又被他的大舅子领导加了一等,提拔成为了三公中最高的太尉。

长孙府的泥金匾额还是皇帝手书,门口摆了七排排槊,立有下马诏碑,文官下骡,武将下马。

“上公,陛下这是什么意思?”一个穿绯衣的矮胖中年人坐在廊下,身旁有两个穿绿色胸裙的美人为他捶背。此人正是东宫宾客禇遂良禇小鸟同志。

“善登,何必惊慌,”上首做着一个胖子,敞开了白色纱衣,露出肚子,活象一尊笑和尚,几缕青须,看上去人畜无伤,反而有几分儒雅的气质。胖胖的小手里拿着把浮尘,一边两个十来岁的丫鬟正用团扇扇着。此人正是太尉长孙无忌,虽说已经九月天气,不过秋老虎好象没有走的意思,怕是要等到白露才会退暑了。长孙无忌素来肥胖怕热,还因此落得个外号叫“面团团”。不过起这个外号的“老猴子”欧阳询已经在八月去世了。长孙无忌个性高雅,不是那文化人一般他都不去结交。自从成了大舅子皇帝的身边人,他一直都很小心,所结交的大多是像欧阳询、虞世南、禇遂良这些中书词臣或者皇帝近臣,那些宰相他是一个也不去交涉。

要说体察圣心,这贞观朝,他长孙老三敢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自贞观六年担任“闲事官”以来,他和皇帝在一起的时间只怕比他和自己老婆在一起的时间还多。

说才干,自武德年间做比部郎中(刑部的一个下属机构,职责是查验监督钱粮的调拨和使用,有点和现在的审计局相似。这个职务估计没油水又辛苦,在贞观朝很长时间都没人愿意干,还是宰相房玄龄自己兼任着),玄武门的策划,贞观元年修缮《武德律》编写《贞观律》到出任吏部尚书裁撤精简官员,再到担任右仆射,他长孙老三一直都是李世民的心腹、先锋。自己担负了骂名,裁撤精简官员,这才为“房、杜”出任左右仆射扫清了道路。这哪样不是干得漂漂亮亮,皇帝和大臣们嘴巴上不说,心里是非常明白的。

讲家世,自己是长安世族,前朝三品大将军的儿子,母亲还是渤海高氏这样的望族,父族和母族上追百年都是当过皇帝的高贵血统,比那卖大饼出身的杨坚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更别说自己有个皇后妹妹。

谁要是认为长得像发糕似的长孙无忌好欺负,那他可是犯大错误的。

“来人点汤。”长孙无忌说道。

禇遂良急忙端过汤来喝了一口就告辞而去。

长孙无忌自去水阁,那里是他避暑的地方,每天有仆人大一早就从池子里挑了水放到水阁后头的小山上,等长孙无忌进去后,就抽开挡板,把山坡上的小池子里的水放下来,顺着竹筒倒在水阁屋顶上去暑热。水阁里还放了专门的冰鉴,这长安城里的大户人家都有冰窖,这点小事对长孙无忌家根本不算什么事。

长孙无忌坐了下来,想了一会,就吩咐仆人道:“去把二郎叫来。”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