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龙凤大唐> 第十五 于无声处听惊雷 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五 于无声处听惊雷 上(1 / 2)

李世民还都,洛阳地区发大水冲毁了宫殿和民宅,皇帝听从马周等人的建议,停止复建明德宫,而改为拨款赈济灾民。这次洛阳之行多少有点收获,皇帝很满意。

不过皇帝回到长安后却接到一些不好的报告。首先是有人状告吴王出去射猎,损毁庄稼和民宅。

“权万纪这个长史是怎么当的?他怎么不劝戒啊,李恪行为不端免去安州都督职份,削其食邑三百户。他这个长史不教育的恶果,应该处死。”皇帝不满地说道,

侍御史柳范说:“房玄龄做为您的宰相都不能劝谏陛下不去打猎,怎么能只出发一个权万纪呢?”

“你!”皇帝的脸如猪肝,哼了一声拂袖而去。

事后皇帝召见柳范:“你就不能给朕一点面子吗?当着那么多人给我难看。”

柳范说道:“陛下你仁慈英明,所以我就不能不进一点愚忠进言陛下的过失。”皇帝赏赐了他些财物。

这一年六月右仆射温彦博去世。

且不去说皇宫里的争斗,我自做我的逍遥王爷,微行于长安的市坊。

“王爷,我们这是要到哪儿啊?”严存问道。

我说道:“去芙蓉园吧,今天好象是荷花令社。”

芙蓉园乃是皇家园林,后世的曲江文会、琼林宴等典故均和这里有关系。正如武则天的御用诗人宋之问所写:“芙蓉秦地沼,卢橘汉家园。谷转斜盘径,川回曲抱原。风来花自舞,春入鸟能言。侍宴瑶池夕,归途笳吹繁。”

自秦汉以降这里便是一片沼泽地,几经开发便成为了唐朝首都最大的湿地公园,其面积远比后世纽约的中央公园大。

终于到了,真不愧是大唐盛世的皇家园林啊。这里平时也对人开放几天,特别这几天又是荷花盛开的日子,吸引了不少文人骚客来到这里观景、吟诗。

呼吸着新鲜空气,真是一扫在府邸里的憋屈劲。

这天天气颇好,往来的游人不少,男男女女,有说有笑,全不像那后世的封建社会,倒和民主共和时代的新风气颇为神似,男女大防也淡上了许多。

唐时郊游,那有钱的人自然是坐上几大马车,扯上帷幔圈上一个圈,在地上铺上地毯摆放许多的食品。

今天偶然出来游历没带那么多家伙什,皇家御用的金筹团花波斯地毯太过耀眼了,好不容易才找了张普通的地毯,寻了一处小山坡摆放胡饼,小獐肉、貘肉,还有一大壶的马奶子酒。

“来来来,都坐下。”我说道,“今天大家也不是什么主啊仆的,我就是长安城里的一个小地主的儿子。”我可不是地主崽子吗?而且是全大唐最大的地主崽子。

大家也知道我的性格,不再推辞,大家坐下来,逐渐放开。

小山坡下面就是荷花池,一望无垠。

“这么干坐不好耍,弄个耍子来。”我一看这些都是侍卫,文人嘛我算半个,要搞什么文会之类的,肯定是不行。即使剽窃那些“前人”的伟大作品也没个识货的,干脆拿出棋来呼卢。这个呼卢有点像后世的“大富翁”,掷色子,然后再照色子上的数去下。在麻将没被开发出来前,这个东西是大唐的“国粹”,上至王公大臣,下到贩夫走卒没人不会的。

我是不能参加的,皇子带头聚众赌博,好说不好听。与后世那些二杆子后代不同,李世民虽然也是高干子弟,但是本身还是没沾染什么坏的风气,对于纨绔子弟的行径最是讨厌。

我便带着几个亲卫去池塘里划船。

早有有头脑的把船放在池子里等游客来租。

“兀那船家,你这画舫租与我。”蒋仙奴摸出一串开元通宝。

那船家竭力掩饰鄙夷地神情:“这位官人,这画舫已经有主了。再说这租金半日里便是一匹绢,那厢的乌蓬船倒可几串子买了它。”

蒋仙奴脸一红,因为我这雍王最是节俭,一月所费不过百匹绢,租船半日便要一匹绢。

那船家心目中已经把我们定位为从乡下搬进城的“乡巴佬”、没见过世面的小地主。

李国忠是个直人哪里看得这副小人嘴脸,便要上去给那人一辫子。被严存拉住了。

“恁地贵了,我们便在着岸边看看就好。”我所以如此节俭,主要是因为办的那个全国性的扫盲班给我整的。唐朝人的识字率也是很低的,我个人力量有限,国家财力当然也不可能去做这件封建士大夫看来“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所以我就瞄准了道观。于是在我的循循善诱下,紫微宫的道士对我这个“弘法计划”非常支持,那就是在全国各道个州县办“论道所”教会群众读《道德经》,这样一来嘛变相地半起扫盲班来。不过道士也不是笨蛋,对于富裕的州县当然这样的论道所越多越好,变相募捐的资金也多。而那些边地、贫困山区,老实说一个州的财政还当不上内地富裕的一个县,道士们就不太热心,一点都不像人家和尚,难怪斗不过人家,众生平等嘛。没办法,我只好自己掏腰包,在秦、凤等穷州办十来所,表面上是弘扬道门,舍得,舍得,我不舍如何能得呢。也不知道是不是皇帝老子也觉得我用心可嘉,在贞观十年给予了我双俸的的待遇,日子也不像以前那么紧张了。不过也带来了麻烦,惹得像吴王、魏王这样的领双俸的成年王爷的异样眼神。一时间我的府邸车水马龙,看到皇帝如此“宠爱”,自然是热闹非凡。我可没放过痛宰肥羊的机会,让那些脑满肠肥的家伙出点血也有利于社会和谐嘛。后来大家搞清楚了原因,便鬼也不上门了。害得那几个期间捞了不少好处费的门房成天在府门口扣麻雀玩。

那船家一副你明白就好的样子,我才不去看他那副嘴脸。和该有事,这个时候一群车马停了下来。从车上下来一群莺莺燕燕,这些人都穿着祎衣,外罩黄色的新罗纱,脸上的粉都在往下掉。领头一个黑瘦汉子,头罩绿色巾子走上了前,一拱手:“船主人何在?”

那船家一脸笑容:“肖兄和姑姑们来了,快请,快请。”

唐朝风俗开放,色情行业发达,早早就有规矩,从事这个行业的忘八(后世称皮条客或者马夫。所谓忘八,仁义忠孝智勇廉耻,忘记第八个“耻”,即无耻之人)多头罩深绿,后来所谓“绿帽子”一说源自于此。基本上那个时候还停留在“小作坊”,有所谓“宅眷常为掌月兔,丈夫便做缩头龟”,这么大队人自然是演艺界人士,那个时候演艺和色情两种艺术并无严格分界,根据顾主需要而定。

李国忠一看这个压下的火又上来了,上去一把揪住那船家:“不与我们便罢了,恁地租与妓家?”说罢要拿鞭子打人。

那忘八拦住了李国忠,一脸职业笑容:“这位兄台且慢动手,有话好说。”

“国忠,不可放肆,此地毕竟是天子脚下。”我喝止道。

那船家本来吓得脸色苍白,这下又转了过来,一脸鄙夷:“打啊?你们倒是打啊?一会儿少侯爷来了,仔细把你们扔到京兆衙门去。”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