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大胆,敢对晋王无礼!”一位内侍急忙扶助我,对来人大声训斥。
那人头罩绛帻,还拴了一个抹额头(倭人武士自杀前脑袋上拴的那个布条,咱们汉人没怎么延续下来,他们倒保存得比较好),身穿紫色大科,胸花是一对老虎的装饰,看来还是禁军大将。自石赵后禁军多戴绛帻,一直延续到唐宋。
“臣李君羡孟浪,死罪。”原来这人居然是左武威卫将军李君羡。本来这个职务叫虎威卫,因为避讳高祖爷爷李老虎的名字,所以改为武威卫。
“天色昏暗,将军没看清楚,没什么,你忙你的去吧。”没想到碰到这么个历史“名人”。
的确这里光线不怎么好,李君羡又有急事,还以为我是哪里来的不长眼睛的小太监,没成想是皇帝的崽。
“诺!”李君羡立马告辞。
“殿下您的性子也忒温和了点。”内侍埋怨道,看来平时禁军和这群阉人的关系不怎么好。
我狠狠骂道:“天下本无许多是非,偏你这等奴才最难养。”
“奴婢错了。”内侍吓了一跳。
开什么玩笑,李君羡掌管的可是玄武门(唐宫有两个玄武门,这个应该是外玄武门,和玄武门之变那个不是一个地方,不过也很重要),不是老头子的心腹能到那位置吗?
到了两仪正殿,宴会还没开始,不过各人已经站到了相对应的地方,真是等级分明。左手是上皇的儿子、侄子、女婿,右手是皇帝的儿子、女婿、亲家、重臣,几乎都是独席宴,不过对我们几个小的,是两个人一席,里面只有我最特别,单独一个人。我虽然没看到,也能感觉到各位兄弟热辣辣的眼光烤得我背脊梁发热。
“大圣至尊太上清玄皇帝到,皇帝陛下到!”随着一声唱名,所有人等全跪下:“上皇千秋万岁,皇帝万岁!”声音可以说绕梁环动还有回声,你可想象这个宫殿有多大。一边的乐工奏起了乐曲,当然是《鹿鸣》嘛,这是保留曲目。
随着脚步声密集,衣服抖动的悉索声,浓郁的薰香味,然后是李渊开口:“诸卿、使节平身。”
“诺!”全部都起身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去了。
餐具有碟、碗、箸、匕首、叉子,当然还有酒杯。一色镀金银制的。
“传——”阉人拖着长长的声音。
上来的是一群莺莺燕燕的宫女端着盘子、碟子之类的。因为招待外宾,所以上的都是有点游牧民族风格的胡食。
其实唐人以胖为美有不是没道理,继承胡风的他们当然知道母肥儿壮的道理,为了生育更优秀的后代,他们自然找身体强壮的妇女。唐朝人的胖也不是肥得不象话,而是他们大多中意鹅蛋脸,丰乳肥臀小蛮腰,林妹妹那样的肯定是嫁不出去,而且唐朝妇女也不裹脚经常搞体育活动,所以难得看到体态臃肿的。女人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
唐朝妇女胖是胖但是非常灵活的,看这群胖妹妹灵活地跳起胡旋舞,让我乍舌,和后世那些胖妹多走几步就大喘气的景象大大不同。
边吃饭边看舞蹈,是一大乐趣,这些乐伎都只穿个鞠衣,外面套着青纱,展现了那惹火的身材,又不失东方的神秘感。一颦一笑别有风韵,比起后世米国那些龌龊的钢管秀,这些才是人的舞蹈嘛,不要那么动物性好不好。
女的舞了还有男的舞,他们都穿着明光铠,手纸画槊,在军鼓声里跳起了《七破舞》,这个舞蹈是当今皇帝亲自编导的,当然它最早的名字被保留下来,那便是《秦王破阵乐》。
舞者雄浑的舞姿,把秦王上阵杀敌的豪迈和无畏表现得很到味,但是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还表现出了一定的阵法开合。
舞蹈告一段落,现在是上皇发言了。
上皇当然是称赞自己的好儿子是个好皇帝,而皇帝则表示谦逊大唱:“没天就没地,没地就没家,没家就没有你,没你哪儿来的我…...”
看着这对爷俩在台上唱大戏,我忍住笑,自己吃我的,虽然有些没礼貌,但是好歹比笑场好些。
然后是上皇接受西突厥叶护的礼物,并且命令*前可汗颉利在君前跳舞,以助宴会。
这个时候我才看清楚颉利可汗的样子,绝对不是电视剧里那个蒙古人打扮的突厥可汗,他长着一双蓝眼睛,淡黄色的头发打着卷,头发是披散着,衣服左衽,个子并不高,皮肤很白,但是不是白种人那类苍白。(散发左衽在当时那是蛮夷,那是落后和野蛮的象征,任何一个稍微比猪聪明的唐朝人都绝对不会做那么白痴的打扮,并无民族歧视的成分在里面)
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头,颉利可汗在羯鼓的伴奏下跳起了《射摩命鹿》舞,讲的是突厥人的祖先神如何发迹的故事。
虽然听不懂他唱什么,但是声音悲怆,而西突厥的使者显然听出了弦外之音,面色铁青,双眼无光。这个时不时地望了望他的对面,阿史那社尔那狠毒的目光和他瞬间碰撞,而李思摩则低着头低声附和着,而契必何力和执失力思则面无表情。
自土门可汗击败柔然以来,突厥的狼旗纵横亚洲高原,西到拜占廷东到木杆山。所有帐篷之下的子民无不视其为天空中最耀眼的太阳,就连当时中国北方的两个国家也以伯父之邦称之。现在他的子孙却沦落到这样的地步。
突厥生不逢时,它的掘墓人是更为强大的唐帝国,既具备了胡人的骁勇,又掌握了汉人的制度和先进技术,天下所有拿锄头和拿羊鞭的人都不得不臣服其下。
喧嚣之后天可汗正式发布诏书。
“皇帝曰:今即册封阿史那同蛾为沙钵罗咥利失可汗,赐金银等……”但是关于赐婚的事情,皇帝则一个字都没提起过。
亲贵大臣们都开始向二圣朝贺上寿。
李承乾献了屠苏酒等,李泰则作了《圣德赋》几大篇,全是些马屁文章。
“晋王殿下,该你上寿了。”坐在我背后的一个大臣悄悄过来拉了一下我的衣角,这人穿着紫袍,胸花是鸾衔长绶图,看那眉眼很熟悉的样子再想想岁数,他就是太宗的第一心腹和大舅子,我的舅舅长孙无忌。
“臣拜见上皇、皇帝,上皇千秋万岁,皇帝万岁!”节目是早准备好的了,我先卖个关子。
我看了看李义府在角落里冲我点了点头,我从怀里取出了牛角号,这个是特殊处理的,不然凭我这点肺活量肯定吹不响。
一阵金鼓声起,这里不少人都是百战余生的将军,我对面不是站起来了任城王李道宗吗?连皇帝老子的手都抖了一下,好在他还镇定。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