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民谣
且说这殷飞扬在听到刘仁的三皇子身份时,虽说心中早有预料,但是还是有些震惊,却没有表现在脸上,不过在知道了他的皇子身份后,也没有表现出过多的热情,还是那种江湖人的作态,这种姿态甚至比刚开始更加恣肆了,似是不将三皇子放在眼里,惹得刘唐有些不喜。当然殷飞扬并非是对刘仁有所不满或者是刻意瞧不起他,而是对这个三皇子的皇室身份有所不满罢了。至于说其中的缘由,暂且不表,以后自会一一说到。
当下,刘仁的身份被张俭之道破,不得不承认自己三皇子的身份,但是他却是有些疑惑,自己的身份是如何被自己的恩公拆穿的?虽说自己年少,却也曾四处游历,可以说的上是阅历颇丰,自是知道如何掩饰自己的皇室身份,因而此次出宫游玩在自己的精心装扮刻意掩饰之下,一路上都无人识破自己的身份。就算有心人问起,他也用刚才的说法将来人应付过去。一来二去,他对自己的这种掩饰方法颇为自信。如今却是被人识破,他如何不生疑?因而疑惑道:“我有一事不明,不知恩公可否告知?”
张俭之自是知道他所问何事,不过他原本就想和这三皇子多做接触,因而没有直接说出来,只是耐着性子听他说,故而缓缓说道:“公子有何疑问,在下自是知无不言!”
刘仁听得如此,大喜,连忙说道:“恩公有所不知,我自幼贪玩,曾多次出来游历,此次自出宫游玩至此,无一人能够识破我的身份,心中颇为欣喜,自以为自己乔装打扮的功夫能够登堂入室,不意今日遇到恩公,却是被恩公一言道破身份,心中甚是疑惑,不知恩公如何识得我的身份的?”
“既是公子问起,我自会言无不尽。公子的乔装打扮之术能够瞒过那么多人,确实是有些门道,不过公子是否知道,你的这套装扮里面有一处破绽?”
“哦?我这装扮中竟是有一处破绽?我竟是丝毫不觉,还请恩公明示。”显然,刘仁在张俭之说完之后更加迷惑了。不仅是他,连刘唐和其他的侍卫都有些迷惑了,别人不知道,他们可是一清二楚,殿下使用这套装扮时,众人曾出主意提意见,竟然还有破绽?甚至殷飞扬这只装傻充楞的老鹰也有些迷惑,心想,当时自己的主人可是在马车里面坐着的,并没有看到刘仁,竟然发现有破绽,然后直接认出了他的身份,对了,自己只是说了刘仁穿了件明黄鎏金丝边花纹的衣服,难道……
果不其然,张俭之点了点头,然后说道:“这破绽就在公子所穿的衣服上!”
“衣服?”众人心中诧异,甚至有人按耐不住,直接问道“不知这衣服有什么破绽?”
张俭之笑了笑,继而肯定的说道:“不错,破绽就出在这件衣服上!”说完指了指刘仁公子身上穿明黄色衣服。就在众人以为他要说出理由的时候,他又问了刘仁一个不相干的话:“请问刘仁公子日常是否常穿这种明黄色衣服?”
刘仁也明白自己穿的衣服漏了馅儿,可仍然不知道自己到底何处出错,可张俭之不直说,自己也不好操之过急,只好按着他的意思,说道:“恩公猜测的不错,我小时候身薄体弱,十分羡慕父皇身穿龙袍威武仪态,因而经常模仿父皇的神态衣饰,在平时都是学着父皇穿这种明黄色的衣服的,这样一学就学到了现在。”说完还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似是对自己小时候的幼稚心态有些羞愧。
张俭之见他如此,也不笑话,接住话头说道:“公子不必羞愧,模仿自己的父亲,乃是人之常情,确是真性情!”接着他又说道:“公子常年累日的穿明黄色衣服,而且一直住在宫中,可能没有注意到一件事。”
“不知何事?”刘仁问道。
张俭之看了他一眼,然后意味深长的说道:“当今天下,穿明黄色蚕丝料金色边的人少……”
刘仁心中一怔,然后有些不确定的问道:“恩公的意思是,明黄色衣饰乃是禁衣?”
张俭之摇了摇头,有些沉闷的说道:“并非如此,明黄色衣饰不是禁衣,而是鎏金边蚕丝料金黄色的衣饰乃是皇室特有衣饰,严禁民间普通百姓穿戴,不知公子是否学过《大宋律令》,还曾记得《大宋律令》第三条?”
刘仁想了想,有些缅怀道:“我曾在小时学过,记得那时我是和几位哥哥一起在皇宫私塾里面学的呢!不过当时嫌这门课太过枯燥,而且当时我们兄弟几个又是调皮捣蛋的,整日没个正形,翰林老师又过于古板苛责,惹人生厌,所以一直没好好学过这门课,因而不曾记住《大宋律令》第三条的具体内容!”末了,他忍不住加了句,“那时的日子真真有意思”,接着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自己嘿嘿笑着发起呆来。
张俭之略微有些无语,轻轻的咳嗽了声,将发呆中的刘仁拉回现实,然后缓缓说道:“公子不记得也是正常,这条律令虽是《大宋律令》第三条,可是现在记得的人越来越少了,甚至有些儒生和大理寺专管法律的官员以及一些皇室贵胄都不记得了,令人颇为遗憾!”
刘仁听了张俭之的话,尽管知道不是刻意说自己,可他还是有些不好意思,脸都红了,特别是最后那句话,让他这个三皇子有些无地自容。
张俭之略微感慨了下,也没顾及刘仁,接着说道:“《大宋律令》第三条规定:金黄色衣饰属于皇室所有,禁止任何非皇室人员隐藏和穿戴金黄色衣饰,违逆隐藏和穿戴者,一律罪处罚;刻意隐藏者,当杖责三百,入狱三年;穿戴者,按违逆者论处,当杖责八百,发配边疆,若是情节恶劣者,罪当处立决!”
“另外《大宋律令》第三条还规定:提供线索者,赏银百两,封举人,享官爵,可福荫后代!”
“什么?官爵可福荫后代?这不可能!!”刘仁一听,差点跳了起来,忍不住大声辩驳道“自从太祖登基以来,除了几位开国将军的官爵可以特敕承袭外,任何爵位,都不得承袭,这是太祖他老人家订下的规矩!?”
张俭之没有和他争论,反而点了点头,肯定的说道:“公子所说不错,这确实是太祖订下的规矩。但是,公子可曾听说过‘黄衣遍地,诸帝花开’的故事?”
刘仁点了点头,表示知道
张俭之看其反应,知他明白了,接着说起这个故事来。
“当年宋太祖雄才大略,于江湖草莽中起事反前陈,历经八年,最终于望野一带战胜陈后主,迫的陈后主坦背露乳负荆献上帝皇印玺,取得江山大权,随后建立大宋朝。太祖虽然出身草莽,却非滥杀嗜杀之人,因而当年接受陈后主归降后,并没有立即杀掉他,而是将其软禁起来,这一软禁就是五年,直到后来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原的大事。”
“恩公所说的莫非是陈后主被人鸠杀之事?”刘唐忍不住说道。
张俭之看了他一眼,沉声说道:“不错,正是此事。陈后主被软禁,竟然莫名其妙的被人鸠杀。当时,民间有很多人怀疑是太祖心有戒备,欲除后患,因而派人将其毒害的,不仅如此,甚至一些王爵士大夫都有些怀疑。此事当时在京都引起了很大的波澜,上至王侯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在谈论这件事,而一些顽固死板的老儒生和开国元老在有心人的推动下,竟然暗地里对太祖进行口诛笔伐,说太祖江湖草莽之心不改,本性难移,冥顽不化。此事传到太祖耳里,太祖大怒,下令彻查陈后主被鸠杀之事,并抓捕扰乱民心的儒生士大夫。是夜,数百儒生大夫被捕入狱。这些人被捕入狱后,原本太祖打算将他们关押一段时间后无罪释放,就在这时候,竟然在民间传出了一段民谣,惹得太祖暴怒,杀心大起。”
“难道是那首民谣?”这时,殷飞扬再也没有按耐住,插嘴道。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