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贱走偏锋> 第三十一话:语文,一门学不尽的艺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一话:语文,一门学不尽的艺术(1 / 1)

第三十一话:语文,一门学不尽的艺术

领导篇:

华夏文明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让我们的语文课变得丰富多彩。

"语文"一词出现的历史并不长。1905年,清朝在废除科举制度以后,开始开办新学堂。当时的课程以至教材,都是从西方引进的,只有语文一科,教授的仍是历代古文,当时称为“国文”课。一百多年来,早早的将这门课变成一门艺术。唐诗,宋词和元曲让我们受益匪浅。虽然文言文的难懂,但一旦理解,将会使灵魂得到提升,也许会身临其境地出现在书本上那个场景,以现代人的身份感受古人的气息。现代的语文文化也颇为出色,一些著名现代诗人创造出这时代的辉煌。“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曾让多少人陶醉过……

目前全球最好的高中教育还是在美国,并且最好的学校都是一些私立学校、贵族学校,而且美国有几千所高中。美式教育真的有那么好吗?

一说到美国的教育,中国人都赞不绝口,但以自由为主题的西方教育同样有双刃剑的破坏面。

某同学一度曾往返于中美学校之间就读。很多中国家长都认为,与枯燥的国内教育相比,中国孩子应该更喜欢开放式的美式教育环境。但答案却出乎我意料,他更喜欢前者,为什么呢?

在西方,学校是由受欢迎的孩子统治的地方。这些受欢迎的孩子可能是“帅哥”或运动员,也可能是在比赛中做带领的拉拉队队员;而那些在学习中对各种事物发表聪明看法的孩子会因为太有头脑,而被人认为很愚蠢(类似于中国对书呆子的看法)。双方互相排斥,绝不相容。

他的处境就此糟糕起来。他的数学和英文两门功课在班里出类拔萃,自己又是一个很棒的吉他手。因为拥有两面的方优势,凯文和两个圈子的人同时交上了朋友。但无论他和哪个圈子的人在一起聊天,都要抛弃另一群,这让他很痛苦。

他由此很怀念中国的本土学校,尽管那里的功课压力繁重,但种种事情规划明确,界定清晰,他的注意力只被要求集中在书本上,在某一科获得某种成绩,很少有彼此不相往来的朋友圈。

在美国,诱惑和挑战让学校的交际环境变得非常微妙。两个圈子的对立表明,美国学生不太注重在功课上的表现,而更加喜欢在个性上的发展。这样的好处是他们可以享受更多的自由,在自己喜欢的事物上发挥创造力。但是缺乏学校或者其他教育者的严格要求,迷失自我也更为容易,这对学生自律的要求也更高。

在这一点上,美式教育的确是一把双刃剑。它虽然释放了孩子们的创造力,但也放纵了他们,很多人最后并没有把创造的兴趣坚持下来。

言而总之,最适合我们中国人的教育方式还是本土方式,因为历史让我们习惯。当我们一大清早在教室里传出朗朗书声时,这弥漫的学习气息,让人陶醉。语文,让我们启蒙,让我们认识这大千世界,让我们受益终生。

语文并不枯燥,是一门学不尽的艺术。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