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匾额都成了扔在路边没人要的弃儿。怎么还有人拿匾额来拍?
姜蓝继续追问:“难道这是一块出自名家之手的匾额吗?”
陈进康却是摇头:“并非出自名家之手,而是年代久远。”
“年代久远?”姜蓝听到这四个字双眼一亮。
这段时间,她一直在收藏匾额,但她能够收到的匾额都是清代以及民国时期的匾额。
其实姜蓝心中一直有个疑惑,难道在他们巴渝能够保留下来的匾额就只有清代抑或民国的吗?
就没有时间再久远一点的吗?
贺云告诉姜蓝一定会有,只是需要慢慢遇见。
没想到今天还真的让她遇见了!
陈进康告诉姜蓝:“姜蓝,这块匾额是明朝崇祯五年的匾额,是一块颂匾,上面写着‘礼仪家’三个字,其他的上下提款已经模糊看不清了。”
姜蓝一听是明朝崇祯五年的匾额,她的双眼就像是看到了璀璨星河变得明亮。
姜蓝:“竟然是明朝崇祯时期的匾额!”
陈进康:“这拍卖这件事讲的是心理战术。但会我们各自走进拍卖场地。你和贺云先拍,如果有人抬价,我们再配合出手。贺云之前跟我来过拍卖会。这里面的弯弯绕绕,他懂。”
贺云随即给出姜蓝一剂定心丸:“姜医生,你放心这匾额一定会拍到手。但会你看到匾额的时候,一定要表现出‘不过如此’的表情,一定不要为之经验。”
姜蓝点头:“明白了。”
姜蓝贺云与陈进康分别进到拍卖场地的时候,匾额还没有开拍。
大概等了半小时,一块明朝崇祯年间的匾额被拿到台面上。
下面藏家对于收藏匾额的兴趣并不大,就算是明朝时期的匾额,也没有人想收。
毕竟……
一块匾额拍回去,都不知道要放哪儿。
拍卖会主持人:“现在我们要进行拍卖的是一块明朝崇祯五年的匾额。虽然这块匾额上下款已经风化,模糊。但如果细看的话,还是看得出来这下款写着‘明崇祯五年’。这块匾额现在起拍价1元,加价100元。”
拍卖会主持人说完,现在内竟然是一片安静。
即便是一块钱起卖,竟然也没有人出价。
姜蓝心里再次涌现出为匾额无处为家的悲哀。
姜蓝正准备举牌,手却被贺云给按住。
贺云:“姜医生,在等等。”
匾额会流拍的情况全然在拍卖主持人预料之内。
现在的时代,没有人在需要匾额。并且就算是明朝时期的匾额,它也不具备很高的收藏价值。
拍卖主持人虽然心中这样想,但还是想要卖掉匾额拿到提成。
拍卖主持人:“各位,这匾额是明代的匾额。现在大家普遍能看到的匾额年代是在清代,或者民国时期。像这样年代往前的匾额已经是凤毛麟角了。这匾额是具备一定的收藏价值的。”
就在这时贺云才松开姜蓝的手。
姜蓝立即明白过来,贺云这是告诉她,她可以举牌了。
姜蓝举牌。
拍卖主持人:“39号藏家,举牌一次。”
就像陈进康所言,拍卖会上有很多的弯弯绕绕。
打的是心理战,不存在小白能够捡漏的情况。
拍卖主持人立即给自己的眼使眼色,自己人开始举牌竞拍:“17号藏家,举牌一次,现在价格是101元。”
拍卖主持人:“17号藏家,101元一次。”
没有人再有动静。
拍卖主持人紧皱着眉,该不会匾额就流拍了,最后还是砸在自己手里。
如果是这样的话,还不如一块钱拍给39号的女人,免得这么一大块匾额在他这里占地方。
拍卖主持人:“17号藏家,101元两次。”
拍卖主持人:“17号藏家,101元三次。”
就在“成交”两个字快从拍卖主持人口中脱口而出时,陈进康举牌了:“41号藏家,举牌一次,现在价格是201元。”
见陈进康举牌,拍卖主持人暗暗松了口气。
终于这块占地方的匾额算是出手了……
拍卖主持人:“41号藏家,201元两次。”
拍卖主持人:“41号藏家,201元三次。”
拍卖主持人:“41号藏家,201元成交。”
今天的情况与姜蓝平日里在万州收集匾额一样,以很低的价格,甚至是不需要金钱的价格收集到匾额,姜蓝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该喜还是该忧。
和之前一样,陈进康用他事先放置在后备厢里面的棉被将整块匾额给包裹起来,然后半放进后背厢里,运回仓库。
因为匾额过长,又是在主城区内开着桑塔纳运送的关系,半途中陈进康还被交警拦下来检查车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