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言嘴角上扬,好久没有人敢给她搞这些小动作了。有趣实在是太有趣了。
卫小淳看见辛言的表情,心中深知有人要倒霉了。跟在她身边那么久,她一出现这个表情,就表示她心里有了鬼点子。
那边贤妃与皇后谈论着,像是不经意间说起了辛言:“那边那位该不会就是辛姑娘了吧。”
贤妃也算是宫里的老人了,且生下了梁王,地位尊贵。不过自然而然,对着皇后就不那么的尊敬了。对她来说皇后要不是有个丞相的弟弟,那能这么轻易就坐稳后位。
一来容颜比不上她,二来膝下也没有儿子。不过就是空顶着皇后的名字,再说,皇上也越来越不喜欢去她那了。这人老珠黄,还怎么重夺皇上的喜爱呢,所以早些年的尊敬也就没有了。
而皇后也同样看不惯宫女出生的贤妃,不过是狐媚子,占着为皇上生下了梁王,就将眼睛摆在头顶了。
刚被皇上宠幸的那几年,她对她可是尊敬得很,比起现在得模样,可是两个样子。
此时也是皮笑肉不笑的说:“是啊,贤妃妹妹也是没有见过吧。虽然辛姑娘是一介女流之辈,但是能救百姓于水火,也是值得赞颂的。”
贤妃却道:“虽是如此,可我听说这辛言是一介商人,整日抛头露脸的,也是在是不像话了些,听说在黎城县那段时间,还整日与男子同进同出,真是……”
后面的话虽然没有说出口,但是在场的人都看出了她眼里的嘲讽,就差说出“不知廉耻”这几个字了。
淑妃也道:“姐姐说得不错,这辛姑娘虽然是治好了瘟疫不假,但是这言行确实该注意些,如今她得了皇上的眼,平日里与各位小姐同出宴席,别得带坏了各府小姐们才好。”
淑妃也算是和贤妃同一位分的妃子,还是襄王的生母,不过她的作风与贤妃倒是有所不同,只是今日却站在贤妃这边,也是奇怪得很。
贤妃会这么记住辛言,也可以说是因为刑部尚书了,刑部尚书是梁王的人,虽然这件事较少人知道,不过贤妃她是梁王的生母,这点还是清楚的,这李尚书失去了唯一的儿子,那后院倒是热闹起来饿了,原先没什么希望的姨娘们,侍妾们,都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想要为李府生下一子。
说到这,便要说一下,李尚书虽然将李高阳逐出李府,嘴上说不认这个儿子,可是二十多年的感情怎么可能说不认救不认,说断绝救断绝呢。
所以,他私下也打算好了,待到李高阳离京后,就在途中将他救下,来一招偷天换日,将李高阳掉包,虽然日后没办法将他认回,可是也能平安生活,不用受流放之苦。
可这李高阳的心理承受能力实在太差了,在朝上被自己的父亲亲口说出断绝关系后,又听到了成武帝对他的惩罚,且成为罪犯之后,整日是担心受怕。
在京畿的天牢还好,没人会对他滥用私刑,毕竟梁王也暗中帮李尚书打点了。可是牢中并不是没有被用刑就好过,天牢阴暗潮湿,处处弥漫着腐朽的味道,就算是一个正常身强力壮的中年男子,进去里面,不消一个月,也会面黄肌瘦。更别说李高阳这个整日享乐的贵公子。
且流放之后,他才知道什么是流放的艰辛。不仅吃不饱,想喝水也喝不了,是不是还会有人打骂,故意使绊子。且李高阳这些年在京畿得罪了不少人,这些人虽然以前不能做什么,但是如今一个天大的好机会摆在他们眼前,他们怎么可能会就此放过。
天牢里他们没办法,但是流放途中要做点什么还不容易,只要给那些看官的官差点好处,他们自然就会满足他们了。
而李高阳最终还是没有称到李尚书的人赶来。
那日,李高阳趁着官差的疏忽,跑了。
这下可真是激怒了那些官差们,毕竟这些官差虽然暗中修理李高阳,但也会留着他一条命,毕竟这流放途中少了一个人对他们来说也是会受罚的,说不定也会没命。
所以李高阳这么一跑,官差可就是发怒了。没一会也就找到了逃跑的李高阳,他这么些日子,吃又吃不饱,自然没什么力气跑,所以被追上也是正常。
而这下被追上,官差们可就将怒火都撒在他身上了。
很快就被收拾得奄奄一息,次日就因为伤重高烧身亡。
官差这下也急,不过因为他又逃跑得嫌疑,所以上面对官差也就治了一个看管不利得罪名。
李尚书等到得消息,是李高阳身亡得消息,也一下子生了一场重病,府里又乱成了一团。
且经过这事后,成武帝明显对李尚书很不满,有时也刻意打压他,这对梁王来说自然不是什么好事。
贤妃知道后,对于引起这整件事情的辛言,又怎么会有好脸色呢?但是她也不是蠢笨的人,在这个关头,也不能对她做什么,毕竟如今成武帝也还算是看重辛言,一旦出了事,势必会追查,到时一个不慎,岂不是会害了梁王。
所以今日也就只能出言讽刺讽刺辛言,给她下下绊子,省得她一个人过得自在,碍她的眼。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