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章(1 / 2)

次日,全县都在传张老爷浑身奇痒难忍,请遍名医无果的趣事。

离云水的前一晚,赵庚旭和李不言站在县城外的山岗上,俯瞰着下面星星点点的村落灯火。

他知道,这些手段虽然解气,却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夜风微凉,吹动着他们的衣袂。

“不言,你说我这样做对吗?”赵庚旭问,声音中带着疲惫和迷茫。”

李不言沉默片刻:“殿下,臣读过很多史书。有时,非常之时需行非常之事。殿下为民请命,初心是好的,但...”

“但什么?”

“但这种手段如饮鸩止渴,可解一时之急,却非长久之计。”

李不言直言不讳,“殿下将来若为帝王,需有光明正大之法治理天下。”

赵庚旭歪头长叹一声:“你说得对。这几日我一直在想,为何世家问题如此难以根除?为何明明有法可依,却总是法不责众?”

“殿下可有答案?”李不言轻声问。

赵庚旭目光深远,望着远处朦胧的山影:“我认为根源在于权力和利益的勾结。地方官需要世家支持才能稳坐位置,世家需要官员庇护才能肆意妄为。而朝中重臣,又多与各地世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李不言点头:“殿下看得透彻。那么解决方案呢?”

赵庚旭沉吟道:“或许应该打破这种勾结。比如,严格实行官员避籍制度,避免本地人为本地官;加强监察体系,让官员不敢与世家勾结;改革税制,减轻平民负担,削弱世家通过高利贷和地租对百姓的控制...”

说着说着,他突然自嘲地笑了:“你看,我也就只能说些大道理。但实行起来却没那么简单!”

李不言看着赵庚旭,眼中闪着亮光:“殿下很好!”

十日期满,赵庚旭一行人离开云水,前往梧州与南巡队伍会合。

临行前,他们看到云水的百姓终于领到了真正的救济粮,地租也暂时减轻了些许。

街头巷尾,百姓们的脸上终于有了笑意。

马背上,赵庚旭回望渐行渐远的云水县城,对并辔而行的李不言说:“这次郡县之行,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什么道理?”李不言疑惑问道。

“民生之艰,非一日之寒;解民之困,也非一日之功。但我不会放弃,无论是光明正大之法,还是剑走偏锋之术,能为百姓谋福,我愿意试试。”

李不言看着赵庚旭朗声笑道:“殿下你已经有明君之志了!”

赵庚旭摇头轻笑:“什么明君不明君的。我只是…无法对活生生的人视而不见。”

他轻夹马腹,衣袂翻飞:“走,一起去会会这世间的牛鬼蛇神!”

“殿下慢些!”福贵在后头焦急追赶。

赵庚旭回头做个鬼脸,策马向前奔去。阳光正好洒落一身金光,映得他如天神临世,意气风发。

第34章

十日期满, 赵庚旭一行人离开云水,快马加鞭赶往梧州。

与来时那种带着探究与好奇的心境截然不同,回去的路上, 赵庚旭像霜打的茄子——彻底蔫了。

云水县的所见所闻,那些麻木的面孔、荒芜的田地、乡绅与官吏勾结的丑恶, 尤其是那神秘的“京中大人”的阴影,像一块沉重冰冷的大石头压在他心口。

让他连沿途的风景都懒得瞧上一眼, 只顾着埋头赶路, 时不时还叹口气, 活脱脱一个小老头模样。

抵达梧州时, 南巡队伍早已整顿完毕,旌旗招展, 只待启程北归。

皇帝一见这儿子风尘仆仆、没精打采地回来, 便故意板起脸,挑眉道:

“哟,这是哪来的泥猴子?朕那个上房揭瓦、下河摸鱼, 能把江州城搅得天翻地覆的小九, 莫不是被人掉包了?怎地出去一趟, 魂都丢了一半?”

赵庚旭瘪瘪嘴, 没什么正形地蹭到皇帝跟前,草草行了个礼, 声音闷闷的:“父皇……儿臣心里堵得慌,像塞了一团湿棉花,喘不过气。”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