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0章(2 / 2)

“这倒是其次,人没事是最要紧的,我也不打算在家开豆腐肆了,如今在这处做熟食的买卖。”

邓大郎听了满眼的钦佩,道:

“咱们那都说‘人闻长安乐,出门向西笑’,你倒真的来了这西京长安,还做上了买卖,家里那些人知道了,不定多羡慕呢,有几个到过长安的呢,

就是我这样服役的,也只是苦干一年,又赶着回乡了,今日托你的福,还能到闹市看一看。”

两人边聊边吃,邓大郎起头还有些不好意思下筷,说:

“何必来这么好的地方,怕是要不少钱罢?”

“不值什么,咱们两家要好,大老远的来了这,自然得吃好喝好了。”

后来季胥还拿了一大包自己做的卤食,让他带去西郊大营,分给同乡们吃。

雇车送他到大营附近汇合,看了眼这里的营帐和望楼,说:

“我记住这处了,日后来看你,你若有休息出营的时候,也来那交门市找我,今日时辰赶,来日再带你好好逛逛长安九市。”

傍晌,田氏并二凤自槐市回到家,洗脸喝水,见厨案上多了个麻布口袋。

打开来看了,里头大包小包的,一包风干莲子、一包笋干、一包香蕈干,竟还有一包风干的小鱼仙草,是用来洗澡除痱子的。

田氏一面翻看,一面问这是哪来的,季胥在院外头洗刷杂碎,说:

“邓家大郎捎来的,都是素日要好的乡亲们,托他带来给咱们的。”

“就是陈、王、邓、刘那几家罢?天长路远的,难为他驮了来,他们几家如今家中人口还好?那好吃懒做的王麻子,都穷的卖屁股了,幸而有个好媳妇,一家子好过些。”

田氏道,坐下来一块忙,聊些季胥从邓大郎口中得知的乡亲们的近况。

“听说冯恽今年选中了博士子弟,前些日子也上长安了,要在太学读一年,

邓大郎还问我可有见过他,我说我这个月没有去槐市,不曾谋面,阿母在那边可有看见他?”季胥道。

田氏想了想,一拍手道:

“哦!是他呀,那日在杂货摊前,站了个学生,似有话想说,最后买了支笔又走了,我说眼熟呢,那会儿正忙没有细想,

他必定就是那冯家三郎了,长高了不少,还和小时候那样,脾气拐孤好静,若是你,只怕才肯说上两句话。”

田氏加起来离家两年有余,素日那冯恽又与书卷为伴,不在外头闲逛,她见了一时没认出来也是有的。

季胥道:“他也算读出来了,不枉多年苦读,听说徐媪大摆酒席,为他饯行,盼他在京中谋个好官职,出人头地。”

提起冯恽,田氏想起件久远的事,是季胥被贼人略走的那阵子发生的,在田氏心中一直不得解。

次日,季胥找了子钱家,办定了借贷的事,家中留了二十五两,用以买房后置办家当用具。

一百八十两用来付买房钱,还差的一千二百两,则是向子钱家以十二分之一的利率,借贷出来的。

是日下午,便找张二,去了茶楼。

那东家得到消息,已经派一位体面的管事,并一位文书先生提前在这处等候了。

那管事的道:“女娘就是那买家?这边请。”

两厢先到茶楼,签了一份买卖宅院的铅券。

这铅券是文书先生现场问了季胥,润笔写下的,只见写道:

始元二年七月廿一日,会稽灵水县大女季胥,从茂陵邑男子孙伯买安陵邑桑树巷十三步宅院一区。

贾钱百四十八万钱,合银千四百八十两,钱即日毕。

管事孙义代办,时驵侩张二知券约,沽酒各半。

“女娘请过目,若觉无误,咱们签字画押。”管事的道。

这样的铅券类似于后世的买卖合同,一式两份,季胥过目了,觉得没问题,便在铅券上签字按手印了。

卖家孙伯是由管事的携了印章来,戳了私印,这样买卖双方各留一份。

季胥给了银钱,管事的现场称了重,数目无误,便从匣子里捧出地契书并钥匙给她,不忘说些吉利话:

“祝女娘进福宅,日有喜,月有富,万事无忧!”

在张二的见证下,这宅院的买卖便成了。

按照铅券里写的,两方各出一半的沽酒钱给张二,类似于后世的中介费,这时候叫做沽酒钱。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