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倘若遇到了一篇好?文章, 简直让人如久旱逢甘霖般心情畅快。因?此, 一篇文笔清新诙谐、又颇有?见地的文章很快在阅卷官当中?传阅了一遭后,被推举到了主考官跟前。
“哦?”欧阳修稍稍来了兴致:“这人写了什么?”
“……您自己看吧。”
欧阳修捧着这份卷子, 屏息凝神细细看去, 半晌,他的眼神在卷子的某处停住, 口?中?喃喃自语:“……大舜与南人歃血为?盟?”
不?是,有?这个典故吗?
欧阳修的眼神有?一瞬间迷茫, 但作为?主考官和当代文坛领袖, 他可不?能露怯, 很快在阅卷官面前收拢了神色。食指在试卷上捻了两下:“确实不?错,你?们将?他首场与次场的卷子找出来,若有?此篇的十之七八水准, 便留作备选罢。”
什么备选?自然是解元的备选。
“是。”阅卷官得到答复后离开了。
徒留这位德高望重的文坛宗主怀疑人生, 饱读诗书的脑海中?, 疯狂地检索起关于“舜与南人”的所有?内容。但是很可惜,什么都没有?。眼见着四下无人,欧阳修拍了拍自己的脑子, 幽幽地一叹:“学海果然无涯,不?可懈怠啊。”
至于另一种可能性,他想?都没有?想?过。有?刚才那一番文笔和见解的人,竟然胆敢在秋闱考场,阅卷官眼皮子底下编纂典故。
……而且,所有?阅卷官都没看出来。
不?,应该说大多数人都看出来了吧,但他们谁都不?敢承认,担心自己被同?僚嘲讽才疏学浅,于是集体忽略了这点,推荐给主考官欧阳修大人。直到他也点了头,众人暗暗松了口?气,也暗自发誓回去一定要好?好?读一读《史记》。
但这一篇留作备选的,仿佛一个吉兆般。接下来的数个时辰,又有?数篇见解清奇、言之有?物的试卷被挑选出来,由欧阳修过目后,检查前两场的答卷,继而送作备选。
粗略一数,竟有?整整六七份之多。
欧阳修摸着这六七份卷子,觉得有?必要改一改自己之前的想?法了。原来汴京还是有?许多关心国家大事?的有?才之士的。也不?枉他定下最后一道策论之后,特意把经义场的首道大题改成“九世之仇犹可报”,以?此提醒考生多多关注边事?呢。
他又一一看过这几份试卷,心中?暗暗忳夺着到底哪篇更胜一筹时,之前的阅卷官又来了。
“大人?”
“又有?新卷子了?”欧阳修不?明显地皱起眉头,之前充作备选的几份已经打得不?可开交,让他左右为?难有?一会儿了。怎么还有?新的一份即将?加入战场啊?
他漫不?经心地接过:“这一份写了什么?”
“……他什么都写了。”
欧阳修:?
但当他拿到了卷子之后,就知道“什么都写”到底是何意了。这份卷子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长,让人怀疑,这么长的文章难道是短短一天,就能在科举考场是赶出来的程度。
再仔细看去,此生从?西南边陲的古今演变源流写起……尤其是赵佗率领秦国二十万大军自立门?户那段,细节十分详实、状物栩栩如生、仿佛这考生本?人在场一般。
定是位饱读史书之辈!
欧阳修心中?暗暗下了个判断。
旋即,他另起一段,论述起与西南诸国通商往来的必要性。以?及侬智高叛乱与征发平叛大军
的前因?后果。几乎把之前所有?试卷中?精华的观点都囊括了进去,更添翔实的论据佐证。
欧阳修总算明白,“什么都写了”是什么意思,若论观点之全面,这篇当压过前面所有?。
他意犹未尽地继续往下看去,视线却在掠过“改土归流”几个字时陡然被钉住一般,久久不?能移开。
“大人?大人?”阅卷官见他脸色有?异,不?由得紧张起来:“您身体不?适吗?”
欧阳修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长长呼出一口?气,勉强平复了心绪:“若依此生所书般经略西南,大宋之边境,百岁亦能高枕无忧矣。”
阅卷官瞪大了眼睛:“有这么……”夸张吗?
他的官阶不?高,并非处于要职,于国家的经纬并不?了解。对西南边地,只抱着如圣贤书中?的态度,边境安寝、以?德教化就足够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