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玄幻魔法>假千金回山村后(美食)> 假千金回山村后(美食) 第5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假千金回山村后(美食) 第51节(1 / 2)

相比三婶提起书肆高高捧起的态度,周野则要随意很多,林姝和林玉书进书肆时,他半点儿迟疑也无,就这么跟着一道进去了,哪怕自己背着背篓拎着篮子,十足一副乡野村夫的样子。

书肆里头委实冷清,几人进去的时候,一个客人都没有,那书肆掌柜正拿着一把棕毛做的小扫帚在掸书架上的灰尘。

来书肆买东西的多是镇上的百姓,镇上百姓都是平日来,不会刻意等到集市。

书肆掌柜听到动静扭头一看,果然是赶集的百姓,只是不知是家中小辈想启蒙了,还是恰巧路过,好奇进来看看。

掌柜的没有拉下脸,但也没有像草市摊贩那样满脸堆笑,放下手中的棕毛小扫帚,平淡地问道:“几位想买书还是笔墨纸砚?”

林玉书颇有些局促,不等他开口,林姝已是问道:“掌柜的,家弟要读书启蒙。你这儿《三字经》《千字文》一类的启蒙书价格几何?”

掌柜的目光在林玉书身上打量一番,语气似有些诧异,“你说的莫非是他?”

林玉书被他看得埋下了头,内心莫名羞耻。

他知道,他这年纪不小了,《三字经》《千字文》这些启蒙书都是五六岁七八岁的蒙童在看。

“阿弟,抬起头来,羞什么?有道是不问年龄学无穷,晚来读书亦有功*。读书这事儿,什么时候都不晚,我们只是家世不如旁人,才耽搁了这几年时光,日后你用功倍之便是。”

“阿姝姐,我知道了!”林玉书重重点了下头,脊背不自觉挺了起来。

那书肆掌柜原本态度还有些散漫,听这小娘子几句话便知她是个读过书的,再看她一身养尊处优才能养出的皮囊和气度,不由猜测她是哪个家道中落的大户小姐。

他当即认真了几分,指着旁边一侧摆出来的书籍道:“这边都是蒙童用的启蒙书籍,《百家姓》只五百字,价钱最低,只需三十文。《千字文》和《三字经》字数上翻了一番,价钱便也翻了一番,要六十文一本。这是不含注释的,若要那含注释的,价钱上还要再翻上一番,需一百二十文一本。蒙童所用启蒙书大抵便是这三种了。”

林玉书听得双眼发直。果真跟他想的一样贵,这还只是买书的钱。

林姝今日花过了大钱,反倒觉得这价格可以接受,接着又询问了那笔墨纸砚的价格。

掌柜的看几人穿着便知他们囊中羞涩,都没说那贵的,专拣最便宜的介绍,“杂毫笔十文一支。寻常松烟墨三十文一锭。日常用竹纸零卖一张两文,买一刀的话是一百文。普通石砚五十文一方,启蒙者买这石砚足矣。”

林姝听完沉默,难怪甜水村村民读不起书,石砚和毫笔便算了,墨和纸可是消耗品,要时常补充的,竹纸一张两文听着不贵,可这竹纸若用来练笔习字,一刀纸根本用不了多久。

还有那墨条,玉书堂弟正是要大量习字的时候,这一锭墨恐怕连一个月都撑不到!

-----------------------

作者有话说:*不问年龄学无穷,晚来读书亦有功——苏辙《省事诗》

第68章 茶肆

林姝正要张嘴杀价,不料那掌柜的似看出她的意图,及时堵了她的话,“我说的已是最低价,谢绝还价。”

林姝噎了一下后仍是笑吟吟开口,“掌柜的,这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我粗算了下,按你说的这笔墨纸砚来上一套是一百九十文,我买两套,你算我三百五十文如何?”

掌柜的一阵无语,敢情他方才那话是白说了。

“掌柜的瞧着通晓文墨,也算个读书人,咱读书人讲的不就是一个义字?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我阿弟天生读书郎,日后必定大有出息,如今我们手头拮据,掌柜的若肯便宜一二,也算结个善缘……”

一通话砸下来,掌柜哑然,最后朝她摆摆手,“罢了罢了,三百五十文,两套笔墨纸砚拿去。”

林姝再接再厉,“我余钱不多,再买一本《千字文》和《三字经》,掌柜的附赠我一本《百家姓》如何?”

书肆掌柜:……

最后,书肆掌柜将一本有瑕疵的《百家姓》附赠给了林姝。

这本《百家姓》的封皮不

小心落了水,第一页也有几个字迹晕开,看不甚清楚,但林姝觉得无伤大雅,回头她用笔墨重新描一下便可。

周野见她笔墨纸砚一应东西都买好,这才将目光从书架那一列杂书上挪开,然后将两套笔墨纸砚一件一件小心放入了背篓里收好。

林玉书没带背篓,他这一份也叫周野放入背篓了。

“多谢阿野大兄。”林玉书低声道谢。

两份笔墨纸砚,三百五十文,再加三本启蒙书,一百二十文,一共四百七十文,林姝叫周野一起付了钱。

林玉书也不蠢,那书肆掌柜以为他们是一道的,一口气买了这么多才给便宜了不少铜板,所以他也是等到离开书肆才把自己的那一份钱给了林姝。

林姝没客气,接过那铜板数了数,这一数果真多了十五文。

“笔墨纸砚的三百五十文是你我均分,你按一百九十文算的?”

林玉书解释道:“托阿姝姐的福,我已白得了一本《百家姓》,哪能再占别的便宜。若非阿姝姐,我今日还得多花三十文。”

林姝立马拨了十五个铜板还过去,“费点儿口舌的事情,难道你还要付我口舌费?笔墨纸砚的三百五十文你我均分,一人一百七十五文,这多的十五文你收回去。玉书堂弟,莫要慷他人之慨,这钱是三婶辛苦挣的,等你什么时候能自个儿挣钱了,你想给我多的,我便收下。”

林玉书被她说得面红耳赤,又想到阿娘的辛苦,收下了这十五个铜板。

几人回去的时候,张巧花铺子上的草鞋瞧着没少,一共七双。一双大号的男式露趾草鞋,六双女式包头草鞋,同张巧花之前送林姝和林小蒲的一模一样。

这普通样式普通做工的草鞋市面上大致是二十五文钱一双,张巧花做的草鞋比一般草鞋用料更为扎实,做工也更好,所以卖的是三十文钱一文。那姑娘家穿的草鞋则更精致好看,做法也更为复杂,卖到了四十文一双。

男人们干活多,用鞋费,不光是这赶集的百姓和摆摊的摊贩,更有那镇上做工的杂役,故而这男人穿的草鞋卖得更快一些。相比之下,女式的包头草鞋,虽然往精致好看了做,这镇上妇人却更愿意穿布鞋。

张巧花抬眼看了看头顶的日头,被阳光刺得双目眯起。

眼下已近晌午,出来赶集的百姓少了许多,下一波人流旺的时候得等到日头西沉了。

来集上摆摊的百姓,排除那提前卖光了货物的,通常一待就是一整日。为了清空手里的货物,城门快闭的时候,价钱上会便宜许多。

而到了那个时候,除了镇上图便宜的百姓,周围一起摆摊的百姓也会去别的摊儿上买些日用品,她这草鞋也会跟着好卖许多。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