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年之战已过去四百余年,和平已经将战争的痕迹一扫而空,关于神仙、妖魔的传闻只是茶余饭后的趣事罢了。
而虞朝二百年的统治也因四方诸侯的逐渐强大而不断衰弱,曾经用来衡量国家实力的众多道院,也因妖魔势力的没落而无人问津,唯独位于东森国的龙门道院将道术发扬光大,用于政治、军事上,深受各方势力赏识。
如今,龙门九年一跃的赶考大典即将开始,应邀的学子正快马加鞭前往天城赶考……
夕阳西下,昏黄的地平线上走来一位疲惫的少年,在城门即将关闭的一刹那钻进了进去,厚重的铁门“咣当”一声关闭,少年这颗悬着的心终于沉了下来,抬头遥望城中最雄伟的建筑龙坛,以及龙坛上梦寐以求的归属地――龙门。
少年暗自庆幸道:“总算赶上了……”
少年倚着城门旁的墙壁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休息片刻之后呼吸也匀称了,这才感慨地叹道:“跑了几百里路,就为了一两银子的车马费,呼……还好没有误事,否则真心悔死……”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句话被一旁的小混混儿听到了,混混儿眼珠子一转,转身走了。
少年从腰间解下水袋,向嘴里倒了倒,一滴水也没有滴出来,少年叹了口气四下张望,四通八达道路很多,来往的行人也是络绎不绝,少年心想要找个人问问客栈怎么走,于是起身向前。
没走几步,就见一位拄着拐棍的老妇人迎面走来,乱蓬蓬的白发随风飘摆,枯瘦的胳膊比树枝粗点有限,弓着背几乎与地面垂直,两条罗圈腿哆哆嗦嗦,走起路来摇摇晃晃。
少年摇了摇头心想,都说王城是乐土,看来也不尽然,这婆婆都老成这样了,身旁也没个亲人照顾,想想甚是可怜。
就这么一撮神儿的功夫,老妇人到跟前儿了,少年本想避开于是侧身一转,没想到老妇人向左一晃又照面了,少年右一挪,老妇人又晃到了右边,两人晃来晃去,最终还是撞到了少年身上,一个趔趄顿时“哎呦”一声跌倒在地。
少年一惊忙伸手上去扶,这时,身旁突然伸出一只苍劲有力的手扣住了少年的胳膊,转身一瞧,只见是一位身着金袍的道人,鹤发童颜、三缕长髯,面容和善。
少年诧异地问道:“道长,你为何拦我?”
金袍道长笑道:“年轻人,做事不要鲁莽,你与这老妇人素不相识,犯不着摊这趟浑水……”
少年摇头说道:“道长,你乃修道之人,怎可如此冷漠薄情?锄强扶弱是我辈应尽的义务!”
金袍道长听到这里抿嘴一笑,遂松开了手,后退一步做了个请便的手势,少年将老妇人扶起,谁知老妇人突然口吐白沫,眼珠翻白,身体抽搐了几下,两腿一蹬倒地身亡……
少年都吓傻了,瞪着眼咧着嘴,额头上的冷汗哗哗往下流,这时候就听得前方不远处有人声嘶力竭地喊道:“娘啊,你这是怎么了!”
少年循声一瞧,只见一个小伙子向这边跑来,来到跟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趴在老妇人身上是号啕痛哭。
“娘啊,孩儿不孝,一眼没照顾到,您就弃我而去了,你怎么就这么走了呀!”小伙子哭喊道。
少年傻眼了,这老妇人是人家的娘啊,死到咱跟前儿了,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真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候周围的百姓也来了劲儿了,都过来看热闹。
小伙子哭罢猛地站起身,一把抓住少年的领子问道:“你害死我娘!”
少年顿时就懵了,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转念一想,这事本与我没有多大关系,解释清楚就好办了,对了,身旁还有一位老道呢!想到这里,少年一转头,却发现道长踪迹全无。
小伙子猛地给了少年一巴掌喊道:“我跟你说话,你看哪呢?”
少年怯懦地说道:“仁兄,我是进城赶考的学子,没想到会遇到这样的事,你说如何是好?”
小伙子拧着眉瞪着眼一撇嘴说道:“有两条路摆在你面前,你自己选!”
少年急忙说道:“请讲!”
小伙子说道:“第一,我拉你去见官,咱们打一打这人命官司!”
少年苦着脸咽了口吐沫说道:“啊,那第二条路呢?”
小伙子将脸凑到少年耳边轻声说道:“这第二条嘛,就是拿出一两银子,咱这事就算私了了。”
少年一听顿时瞪大眼睛低声问道:“一两就行?!”
小伙子眯着眼回答:“俺娘岁数也不小了,你我都心知肚明,这一两银子就当丧葬费了!”
少年一听喜出望外,立马从怀里掏出一两银子,小伙子一看银子立马放大嗓门嚷道:“这银子,可是你自愿给的!”
少年一脸惧sè猛地点了点头。
小伙子在说道:“我可没逼你!”
少年不假思索地仍旧点头。
小伙子微微一笑接过银子,掂量掂量,然后俯下身子,将老妇人扶起,老妇人睁开眼睛擦了擦嘴角的沫子,两人相视一笑,转身扬长而去。
少年错愕地看着眼前惊人的一幕,不知所措,周围的百姓也看出了门道,一个个笑嘻嘻地离开了。
少年顿时心里一凉,霎时间什么都不明白的,自己中了人家的套了……
抹去额头上的汗水,深深地吸了口气叹道:“幸亏是个骗局,若是真死了人也不是这一两银子能解决的……算了,就当是花钱消灾吧。”
“辛辛苦苦攒下的银子就这么被人骗走了,小兄弟还能如此坦然接受,这种境界真是让贫道佩服啊……”少年一转身,说话者原来是那位金袍道长。
少年埋怨道:“道长啊,你可害苦我了,刚刚要是有你来做证人……”
“哈哈哈哈……”少年话未说完便被老道爽朗的笑声打断了,老道笑罢说道:“请问小兄弟,你是哪里人士,姓甚名谁?”
少年一抱拳说道:“在下乃是虞国之内、四国之外,桃花山、桃源村人士,姓千名志,进城赶考的学子。”
老道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千志,千里之志,志向远大,好名字!”
少年一鞠躬谢道:“多谢道长。”
老道一摆手说道:“不谢,名字虽好,人却愚钝!”
少年问道:“此话怎讲?”
老道答道:“你初来乍到,便随口说出身上银两,足见你是初入江湖的菜鸟……其二,我曾提醒你莫要多管闲事,倘若你有些阅历,闻听此言定要细细捉摸一番,结果你自以为是,一意孤行,才惹此麻烦,难道说你还不算愚钝吗?”
千志被说得哑口无言只好默默地点了点头。
老道又说道:“年轻人一差二错乃平常之事,就当做吃一堑长一智吧,rì后多家小心。”
千志一拱手问道:“不知道爷是何许人也?”
金袍道人回答:“贫道乃是九云山太虚洞,百灵子座下二弟子天乌是也。”
千志惭愧说道:“道长所言极是,晚辈一定多加提防。”
天乌道长问道:“如今你身无分文,要如何熬到明rì大典呢?”
千志从怀里摸了摸掏出不到一掉钱叹了口气说道:“唉……这是我全部身家了,吃饭是没问题的,可要是住宿……”
天乌道长忙说道:“快收起来!没听说过财不外露吗?刚刚吃完亏还没记xìng……”
千志忙揣进怀里,拍了拍,然后说道:“道长教训的是,我又大意了……”
天乌道长摇了摇头一边向前走一边说道:“要想找住的地方,就跟我来吧。”
千志应了一声,于是跟着天乌道长走去。
夜幕当空,群星璀璨,天城的夜市异常繁荣,敲锣打鼓,舞龙舞狮,有买卖的有吆喝的,烟花柳巷的姑娘们在阁楼上搔首弄姿。
而天乌道长却带着千志远离都市的喧嚣,穿大街过小巷来到了一处僻静之处,千志从空气中嗅出一股汗臭味,这里到处躺着人,只留出窄窄的一条小道。
天乌道长在前左右寻找,终于找了一处靠墙的角落与千志坐了下来,千志待双眼适应了黑暗,仔细瞧着两旁熟睡之人,只见各个衣衫破烂,然后低声问天乌道长:“这些人是?”
天乌道长低声说道:“有北国的难民,有南国的佣兵,也有来城里干活的力巴。”
千志不解地问道:“南北两国人为何不远万里来到东森国?”
天乌道长说道:“北境狼国夏逢大旱,入秋颗粒无收,如今寒冬将至,倘若不大举南迁,不是冻死便是饿死……这里的北国人只是一部分游民,大部分还会陆续赶来。南岭炎国三十年内乱,三大邪教不断进攻王城,致使百叶凋零、生灵涂炭,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如今东森国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法制森严,如此人间乐土岂有不来之理?”
千志又问道:“西方雷国又如何?”
天乌道长答道:“雷国自给自足,从不与外界往来、而且位于沙漠之中,边防守备森严,除此之外贫道也是一无所知。”
千志说道:“我读过书,书中记载雷国曾与森国发生了一场长达四年的大战,那时雷国的国王是西铜王,在决战中战死,于是雷国退守大漠,森国虽大获全胜,但因国力衰退无力再战,故此东西两国从此休战。”
天乌道长赞道:“呵呵,没想到你知道的还真不少!”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