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鸿道说:“黄局长,我给我夫人找工作的事儿可是得到陈县长支持的,你敢阻挠?”
黄局长说:“嘿!瞧您说的,我当然不敢阻挠了,只是陈县长让您来替您的夫人办理‘教师资格证’,让您来‘走后门’了吗?”
钱鸿道怒道:“嘿!我说老黄。你可真行啊,这还一套儿一套儿的,忘了我是干什么的了?俗话说:‘人走茶凉,花谢灯灭’。我这人还没走呢。你就给我来这套儿了?什么意思?”
黄局长说:“对不起!这是‘规矩’,就算是邓副总理来了,也得讲‘规矩’。”
钱鸿道一看黄局长是这个意思,于是笑着说:“老黄,别的我也就不多说了。‘规矩’我懂。好歹我也是跟着魏县长干了这么些年了,你开个价儿吧!多少钱我今天能把这证儿给它办了?”
黄局长说:“多少钱也不好用。给您说了,现在不是以前了。风声正紧,你这不是找死嘛!今天的事儿就当我不知道,也当我没见过您。您一路好走!”
说完起身,扭头走出了会客室。钱鸿道心想:这到底是怎么了?自己“当官儿”以前,所有的人都还敬着他,把他当个人物看。自己说话也管用。可今天这是怎么了?自己明明已经当上了“官儿”怎么反而没人愿意理会他了?钱鸿道独自一人在会客厅里坐了好半天。始终也弄不明白,为什么黄局长会这样对待自己。
想当初自己在魏道君时代当秘书时,那是何等的威风呵。可那时自己并不是“官儿”,如今自己终于如愿以偿的当上了“官儿”,为何却反倒四处碰壁,遭到了所有人的“白眼”?钱鸿道看了看外面的天色。
血红的残阳泣下了它最后的一丝儿阳光。在新铺成的柏油大马路上,映射出点点寒光。钱鸿道无奈的叹了口气。没办法,只好回家去,找王丽商量办法。回到家中,天色已经晚了。夕阳西下,日落长安。
钱鸿道骑着那辆自行车独自一人回到了家中。王丽正坐在沙发上看着报纸,看见钱鸿道进了屋中。
说:“怎么样?证儿拿到了吗?长得什么样?你倒是拿出来让我瞧一瞧啊!”
钱鸿道这时别提多别扭了,这些年来他可是第一次吃“闭门羹”,于是叹道:“出师未捷身先死!”
王丽一听这话,将手中的报纸放下说:“怎么?没拿到?这怎么可能?你不是说教育局里都是你的人吗?”
钱鸿道说:“是啊!教育局里都是我的人。但你可曾听过这么一句话:人死灯灭,人走茶凉。这人一走,连茶都凉了。这不?没办成。”
王丽说道:“你是不是啥啊?不会用钱吗?”
钱鸿道听王丽这么说,更是委屈了:“唉!别提了,还用钱。我怎么没用啊?人家不要,非让我走流程。可你是知道的,要是走流程。别说今天了,估计明天、后天,明年能拿到证就算是不错的了。”
钱鸿道不解的问道:“他没说为什么不要吗?”
钱鸿道更加不解的说道:“不知道呀。明明说的好好地,但是他说什么我这一走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我听这话觉得不对。你说他是不是发现了什么苗头了?”
王丽说道:“哎!你就别多想了。你在官场跟着魏道君这么些年,还不知道他们是个什么样的人吗?算了,估计那人也就是那么一说。找个说辞罢了,你也别太当真了。”
钱鸿道看见王丽那双迷人的大眼睛,所有的烦心事儿也都烟消云散去了。王丽接着说道:“你也别想了,明天你就要走了。我去送你,‘教师资格证’的问题我自己想办法解决吧,你放心好了!”
钱鸿道听了,说道:“也好,只是别忘了‘家祭无忘告乃翁’啊!”
王丽呵呵笑道:“你就这么想当爹呀!”
钱鸿道说:“是啊,我连做梦都相当爹呢!”
说罢二人相视一笑。欲望的火苗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干柴烈火,一点就着。自从王丽嫁给钱鸿道后,他们之间就从来没有产生过什么“结晶”。一直以来,这都成了王丽的一块儿心病了。
钱鸿道明天一早就要拿着“委任状”去蟒山村上任。今天晚上他可不想把自己“累坏了”。
于是虽然很想,但是却依旧推开了王丽,说道:“小丽,不急。咱们来日方长。以后有的是机会。今天我们就先好好睡觉,等我回来。等我回来咱们再为祖国未来开枝散叶如何?”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