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开头也没传出什么闲话来,后来李旭升老婆生了个儿子,但是六个月产假期一过,孩子没人带啊,这么小的孩子不敢劳烦他岳母,雇保姆又怕不尽心,于是让李旭升十八九的小妹妹来看孩子,反正他妹妹也不上学了。于是直到孩子两周岁后,才让他妹妹回了村。
看了一年半孩子,做嫂子的在小姑子走的时候送了一件羊绒大衣,说我买了没几天你穿去吧,四五千块钱呢。于是李旭升妹妹喜滋滋的带着这件衣服回了家。
结果这年冬天,李旭升一家三口回家过年,要走的时候,那位大都市本埠女对婆婆说:我那件大衣五千块买的,一天没穿他四姑就买了,您掏钱吧。
李旭升妈听小女儿说过那件衣服是她嫂子给的,于是赶紧问小女儿怎么回事,小女儿听她妈说她嫂子要五千大衣钱就急了,找她嫂子对质:你当初说给我的。
她嫂子不承认,说小姑子弄错了,痛快点拿钱出来吧。
其实李老师夫妻当然是相信女儿的,可看着儿子脸色不好,跟媳妇在那嘀嘀咕咕,媳妇却是大声大气的说这说那。大正月的万一让间壁两邻听见了笑话,于是只能掏钱了事。好在儿子两口子拿钱走人,至于自己夫妻和女儿肚里的这点气,慢慢的消吧,只要家丑捂住了就好。
大人和孩子的想法不同,李小妹一肚子火气只能和几个好朋友说说,因为她的三个姐姐只会说那句“为你哥哥忍了哇”。
就这么的,李旭升媳妇儿让小姑子当了一年半看孩子做家务做饭的保姆,完了给了一件旧大衣又倒凿走五千块钱的事就传开了。
关于李旭升媳妇儿,后来村里又传出一件事:李媳妇儿每年中秋和春节都给她妈八千到一万的孝顺钱,李旭升就说也给我爹妈点吧,不用那么多,一两千就行,他媳妇愣是没同意。
凤凰男肚里也有了火:你不给我自己攒!攒呀攒呀攒起三千块钱来。
就不知这位把钱藏哪儿了,有一天叫自己老婆揭了窖,发现了他的私房钱。
李凤凰倒也坦白,就说是给自家爹妈准备的。
他老婆一听,这还了得,跟李旭升一通闹腾。闹腾完了给公公婆婆打电话:“挑唆着儿子藏私房给你们,哦,你们又是工资又是地里庄稼的收成,给完四个女儿了再跟儿子要钱,哪有那好事儿!”这个那个数落了一大通,最后说再这么的这辈子别想再见孙子的面!
那时李老师已经转成公办教师,李小妹也已经结婚。
这通夺命电话一来,李老师夫妻又气又急:钱没见过一分担个坏名,赶紧致电儿子:过好你的光景就行,甭管我们!我有工资够花你妈地里收的粮食够吃,平时有事有你姐姐妹妹,你甭挂记我们!每年过年时记得带孩子回来收压岁钱就成。
再后来听到的就是哪年过年,李旭升媳妇儿回来,在亲戚中使劲打听婆婆地里能收入多少,打听公公的工资是多少。
唉,你看看,不是所有的凤凰男都理直气壮抠着岳家添补自家爹妈,也不是所有的大都市本埠女通情达理是个孝顺媳妇儿。
不管哪种极品,都是个例吧。
实际上许多乡下婆婆都把在外工作的儿媳妇当宝的捧着:一年见不了三面儿,和儿子好好过日子对儿子好就行了。
像前世的谷爹,生怕儿子惦记父母,清清楚楚的交待给儿子女儿自己一个月多少工资,地里收了多少粮食。中心思想只有一个:我们过得好着哩。
倒是谷妈,前世听了李旭升媳妇儿的事,在谷哥中秋、春节买回肉类水果之类的时候,一反往年“我和你爹吃不了”大部分退回的做法,当下吃不了也留下来,反正有冰箱,慢慢吃吧。免得习惯了不要,人媳妇干脆不再给你了。
……
唉,早自习结束了,随着同学走出校园。谷秀莉心里挺懊恼的:今天一早上就这么胡混过去了,真是不该。李老师的家事咱也没法子不是?想那么多也没用。
只是心情实在不好。这好人怎么就遇不上好人呢?
雪已经晴了,举目四望,天、地一片白茫茫,小河田埂也已经被大雪覆盖,树木一夜白头。
大雪后的风景是真美啊!只可惜没有相机留下这美丽的的白雪世界。
深深吸口气,凉凉的感觉,只觉得心胸舒展了似的。
回家路上的雪已经被行人压实了,没了嘎吱嘎吱的动听声音,不时有想听那声音的调皮的孩子就故意跑到路外踏雪去。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