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是T曾在另一首诗中描述过他理想中的异性。创作意图上与这首《春》差别明显,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四月
你情愿孤单悲鸣 噢 四月
我已无心赞赏你的枝叶、花序 你的纷纭
假如她曾款步在某一处上坡上
也许我会流露稍许的敬意
只因轻盈的心灵都同样的被你撩拨、抚弄
而她是四月 是你的神诋
请相信她的香气和冰凉的衣物
一旦聆听她的话语你便会认识到
可爱的心灵是怎样充分的燃烧着
她亦有悲伤时分 就当你唤醒清晨
我所观察到的晨曦也在轻启她的眉睫
常带有忧郁的梦影 如同生机中翻涌的新叶
四月酝酿着爱但也悲伤着
不愿相信她应得的赞美比你更多一些
若她愿轻启芳唇 或许我们会共有这爱的喜悦
由于L在那一时期像T一样频繁的往返图书馆,这给T提供了极大的方便。T为了制造一些不期而遇的场面经常提前很久在L的必经之路上等待。他们刚认识的那几天,T尽力表现出他不曾具有过的阳光开朗。L误以为他与常人无异,是个五官清秀身材高瘦的对生活不假思索的普通男孩子。对一般人来讲这种初次的印象可以保持很久,这种印象的保持不仅在于塑造者自己维持,且在于观察者在感觉上对这种印象的有意维护。所以在日后L意识到T的思想里存在一种难以捉摸的悲观之后,她立刻对T其人感到费解。但在此之前他们之间的确有过相当唱一段时间的单纯的快乐。L平时也像T一样,但的内容和目的有天壤之别。T认为是作为一种低俗乐趣的书本,在L眼里可能是某些情感方面的现实。或者L认为T疯狂着迷的一些书本在她眼里虽然十分高深莫测却无关人生的重大道理。但T还是靠着自己的热情影响了L的一部分。L在当时也变现出极大的兴趣。因为她本身就很聪明的缘故。她所表现出的聪明和外表的美丽也让T误把自己对L的迷恋当做是二人之间情感上的共鸣。
亲爱的YU:
“我现在需要时常改变计划,最后确定下来的都是临时做出的决定。一开始我很不习惯,甚至对L的存在感到抗拒,而现在我已经懂得适时地享受这一切了。L会在我意兴正浓的时候要我放下手中的书本陪她外出散步。就像我们在每一个季节只能观察到数量有限的星宿,这些不得已的改变对我的生活造成怎样的影响我还无法估量。
按照惯例我们绕过天香坡,来到图书馆前面的草坪上逗留一小会。L饶有兴致的打量一下聚集的人群,她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打定主意不去接近别人。远离他人有助于保持内心安宁。一旦我向你讲述她的不幸,你就会理解。这种不幸正是我们竭力避免,并对自己在这样的人生中花费时间而感到惋惜的不幸。她爸爸是一个“精神病人”,曾在过去的许多年里手段残忍的折磨妻子和L自己。L的妈妈再和丈夫离婚之后不再感到过去的一切多么事关重大。她是一个平庸务实的人。L却带着他们的不幸继续生活下去。对这样的父亲你很熟悉,这些人忍受着各式各样的折磨而浑不自知。而别人对他们毫无道理地表现出偏执、毫不讲理的神经质感到难以接受和愤懑。时至今日,一个看似健康的人可以口无遮拦地恶语中伤他人的缺陷。因为缺陷的产生是一种类似于先天性的病症,是人为的、由社会集体给予的,政治、历史、思想,道德的骗局参与共同促成的命运式的荒诞后果。后果存在于病人那里。也在旁观者不假反思的行为当中。
我们经常听别人说要远离贫穷之类的话,新闻报道中时常出现一些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洋相百出的青年农民、工人。我们从生活和思想上和那个世界拉开距离。就像是定睛凝视着一个充满了道德欺骗的旧日世界的余晖,静坐着等待它的消逝和陨落。我们能做什么呢?无力改变唯有抛弃之。
儿女们就像携带遗传基因一样携带着父辈的痛苦和烦恼。我爸爸的幼稚举动曾让我非常恐慌,但我想那毕竟是一个贫穷的年代。他曾因为我的假性近视需要一笔开销在电话对我说我不是他儿子。他是个无赖吗?我并不了解他,自从我们一起生活他就已经是今天这个样子了。每当我回忆起自己的童年,首先扑面而来的是那些由父亲和母亲们亲手制造在孩子们今后的人生中留下烙印再也无法抹去的痛苦记忆。除此之外的岁月,正如某位诗人说的——接下来是孤独的花园。而当我们在孤独中享有生命的美妙时,父母曾带来一些人世的甜蜜。这一切使得痛苦的滋味相当深刻。不过让我们先回到L身上。
距离感对L而言非常重要,和L在一起的时候我称其他人为“人们”,以便清楚地划分界限。而L与我则需称我们。也许你会哑然失笑,我们之间的交流在任何别的人看来都会显得过于特殊。而且我们除了必要的课堂时间都会一起度过。我们晚上的散步从草坪上的逗留开始,途经另一片迷人的小树林,来到中心田径场的四周。在这期间不变的话题是某位作家的一段精彩绝伦的描述。更美妙的时刻是当L依偎在我身旁向我倾诉一日的烦恼。当我们被局限在一个小天地里,总是有感于自己能够拥有的世界过于狭小。我们因为与他人分隔而失去了一个共有的更加广泛的天地。一些并不值得惊讶的事情,但出于L的讲述就显得异常残酷。一句冷淡的回答,不经意间的忽略和忘却。如果一个人采用如常的方式和L交谈,譬如说:“你好?”,L便很难做出出奇的反应。然而用一个心领神会的微笑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轻易的开启交流之门。
我们谈论着这些,转眼间来到了旅程的终点。
L让我闭上眼睛回顾几天之前在同一地点的情景。我努力在思想上靠近她心中瞬息间变化的情绪,那是一种不可捉摸等待发现的美,再向另一个灵魂寻求自身存在的佐证。在那里的蓝色街灯和寂静深夜,让我们的凝视更加向彼此靠拢,想要牢牢抓住近在眼前但倏忽即逝的片刻真实。我情愿一切就此消逝,不复存在这个世界。但愿还存在比此刻更加纯粹的情感。我们不再交谈只是拥抱在一起,直到深夜返回之前。
也许你会问这就是我追求的生活了吗?并非如此,我多么渴望向L展示我心中的艺术世界,而现在初恋的甜蜜要远远胜于一切。但我们会找到更好的沟通方式,我会一直对此保持乐观。”
我特别问过S,L为什么会在那个时候和男友分手。据T自己告诉S(T所知道的那一部分又经L告知),事实上正是由于T的出现使得L的男友主动提出了分手。想要了解真实的情况并不那么困难。T的出现多少对他们的恋情造成意外的影响。出现这种问题首先会损害恋人之间颇费周折所维持的那种对彼此的感觉。一旦不再保持着青年人对爱情那种直白的感觉,就会反躬自省彼此之间的关系是否还存在维持下去的意义。诸如此类的考虑往往直接断送男女之间的恋爱关系。到了这个地步其中的一方才回想起恋爱至今从来没有对自己的恋人有过性格和思想上的了解。出于在青少年之间极为普遍的不自信,草草下结论觉得自己是时候给人家让步。不可扭转的认为第三者在某些方面先天些的优于自己。这些考虑可能都在暗地里帮了T的忙。如果他有机会当面认识T就会立刻产生懊悔的想法。T的不自信比我们之中的大部分人都要严重的多。因为对生活缺乏兴趣,所以难以理解别人的乐趣所在。他的野心仅仅存在于诗歌上,是一种诗人式的妄想的野心。
在这段日子里,T没有遇到令他手足无措的忧虑。在这一阶段的书信和日记里,他关心的问题是诗歌上的问题。在这短短的一年里他认识了另外四位诗人。他的生活无外乎思考,谈论诗歌,和自己的女友外出游玩。生活风平浪静,似乎会在平稳中保持现状滑落向遥远的终点。直到有一天T惊慌的发现他与L的情感之中不知何时起已经出现了一道极深的裂痕。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