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榛跟志鸿算了一下两套房子的贷款,竟然把钱都汇过来提前还了。杨榛还贷如此痛快,志鸿惊讶之余,心里不禁羡慕他取之有道,也不眼红,只是觉得杨榛变得比自己保守了,其实变的不是杨榛,是志鸿,时光流转,却把原来那个保守的贾志鸿留在了旧日里。
有两家温州工厂的年轻“少爷”,接了老子的班,成了小老板,跟志鸿很处得来,毕竟是孩子,借着生意上的事儿来上海找志鸿玩儿,看志鸿没买车就打笑说,“钱是不是都给女人骗走了?”,志鸿笑着解释,女人倒是骗不走,只是自己买了十来套房子,资金都押进去了,小家伙们肃然起敬,非要志鸿带着炒房,并说只要一年有三成收入就行,赚多了归志鸿。
志鸿觉得这群小孩子说着玩儿,随口答应了,当然心里也想着集些款确实能把自己的筹码加大,但志鸿推说感觉最近房价涨得太快,有些不稳定,告诉他们现在不要买,又说炒房如同股票,不会只涨不跌,把自己总结的炒房经验抖出一些,给两人上课,小兄弟们对志鸿的“炒房经”,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年3月接到杨榛的电话,说魏薇给自己生了个儿子,志鸿赶忙恭喜,还让杨榛报了孩子的生辰,顺势“胡绉”几句,两人扯完了闲蛋,杨榛又问志鸿:“你跟陈亦馨之后是不是一直都没联系过?”志鸿的心一下沉重起来,心里怪杨榛非要揭这伤口,但还是一副放得开的口吻说:“从来没联系过,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说完干笑了两声。
杨榛听了说:“你真够狠心的,你们两个倒是干脆,现在比陌生人还陌生,到底怎么回事?我和魏薇都理解不了。”
志鸿听到这儿,心里酸痛,自己平日里不去想和她的那段儿事,就是要把它放在心底包起来,不许别人知道,对杨榛更不能讲。杨榛知道再问下去也无趣,又怕尴尬,就把话题往孩子上引,认为孩子的话题永远是中性的,怎么说都不多:儿子很象他,魏薇的父母退休没事儿,看到外孙子什么愁事儿都没了,一家人围着孩子转,只要儿子有一点儿风吹草动,全家就惊天动地拉响警报,在家里,他反倒成了最没地位的一个了,说得挺惨,志鸿听着却嫉妒得伤感,而且插不上话,杨榛忽然发觉孩子这话题也不妙,就又把话题引开,说有了儿子后,自己现在看开了,官场复杂,没有止境,超脱地说自己无心升迁了,这个位置也挺实惠,想想魏薇和儿子,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就好,人生不过如此等等。志鸿听得又感伤,但是还是顺着说两句:“你这么年轻,就当上了商业局一把,知足吧!好多年轻人为了个公务员的编制都挤破脑袋呢,是不是?”杨榛那边传来了带着些许得意的笑,志鸿又告诉杨榛,自己现在十套房子贷款,成了货真价实的房奴,欠了一屁股债,有时候也担心得不行,杨榛宽慰他说:“没事儿,这两年房价都不会跌的,”又说,到时候我送儿子来上海读书,你这当叔叔的要好好照顾,等等没边际的话。
放下电话,志鸿感到杨榛变化很大,说话全没了过去高谈阔论的锐气,想想杨榛和魏薇现在虽非大富大贵,却也恩爱美满,这也正是当年志鸿和陈亦馨想要过的生活。这一晚,志鸿失眠了,吃了药也没睡着。
到了4月,志鸿拿到了房产证,此时社会上对飙升的房价“民怨”再起,志鸿感觉着调控政策又要出台了,于是就着手卖房,找了几家房产中介,脱手还算及时,而且在中介的操作下,规避了许多税费,价格卖得也极好,顺利赚到手六百多万。
公司业务也在蓬勃发展,苏尔坦再没来,单子却多得让志鸿吃不消,幸亏小周和张倩这边已经驾轻就熟,又招了三个人手,公司运转得相当顺畅。
志鸿手头宽裕了,买了辆别克充门面。
这年五月,“调控”果然如期而至,却没有象人们想像的那样急风骤雨,目标只是稳定房价,“刚需”们如同见了“救命符水”,一阵子,房产交易量确实下来了,价格也基本停滞。有的开发商沉不住气开始打折促销,但是多数只是“噱头”,而且绝对不降价,志鸿们就冷笑着。志鸿估计着这次的调控风不久就会过去,于是又开始新一轮看房行动,这一次他通知了工厂的那两个小少爷,本来期望不大,没想到有两个年轻人确实是认真的,表示只要志鸿肯投,他们就去筹钱,志鸿又给他们分析了房地产现在的形势,两个人都觉得认同,志鸿关心地嘱咐,不要影响了工厂资金的周转,并说到时候自己把欠条打给他们。
到了七月,媒体上关于房地产调控成果的报导陆续出来,志鸿就算定上涨行情快来了,决定马上买,就在自己精挑细选的一个有潜力的地块儿,选了一个单元的十八套房子。工厂两个小兄弟一人三套,两人竟然也不过来看,就要把钱打给志鸿,志鸿让他们都留了两年的月供出来,约定利润五五分成,亏了自负,房子都用志鸿的名字。买好了房子,志鸿想着自己现在全部赌注都押在房子上,的确不安,心思也就不在生意上。如同押下赌注后的赌徒,两眼里就只有桌子上的骰子,现在房价就是志鸿的骰子,他的心思全在这楼市上。这房价还给志鸿面子,转眼调控的阴云过去,房价又开始一路高歌。
一天,志鸿手机上一个陌生号码来电,这阵子经常有电话诈骗,志鸿就没接,然而这号码又过来,这次志鸿接了。
“志鸿,我是魏薇”
志鸿正奇怪这号码,魏薇又说:“杨榛出事儿了”
志鸿没反应过来:“出什么事儿?”
“纪委在调查他,现在停职了。”
志鸿惊得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魏薇的语气听起来还算平静:“我带孩子现在在娘家,志鸿,我们家杨榛没什么问题,不怕他们查,杨榛跟你是至交,对你最信任,有些事儿你应该明白,上海那边……”下面应该还有话,魏薇停住了没说。
志鸿脑袋飞快地转,终于反应过来,连忙说,“我明白,明白。”
“恩”,魏薇那边似乎放心了。
志鸿就接着说下去,“你们那边儿的事我帮不上忙,魏薇,这是杨榛的关键时期,你一定要帮他渡过这难关,这个时候千万……”
魏薇那边抢过话来,“你放心,我一直支持他的,他一向本分,不会有事的,你那边也要多保重。”
放下电话,志鸿把整件事情从头至尾拆开又整合地想来想去,越来越佩服杨榛办事的老练,现在房子写在自己名下跟杨榛没有干系,魏薇电话里的口气也肯定杨榛不会有事,给自己打电话是以防万一,所以自己不必替杨榛太担心,然而又想,杨榛其实也在赌,他把赌注押在志鸿身上,胜算却已抱定,胜在看透了志鸿,志鸿自己则赌得更大,却没了杨榛这样的把握。
张倩的精明得让志鸿吃惊,跟苏尔坦那边熟得不一般,连小周都在提醒志鸿,志鸿知道小周其实是对张倩现在的主管架式很不服,毕竟在小周眼里,自己是跟志鸿一起打江山的“元老”。小周确实对产品和工厂熟络,哪家工厂什么包装箱他都能分得清清楚楚,然而这小子不懂英语,志鸿也替他可惜,但是也不想让小周心里委曲,念着这小子跟自己起家,忠心耿耿的,就把小周升为采购主管,起码称呼上压张倩一筹,手下却只有两个兵,还都在仓库,志鸿的别克也让小周随用随开,前阵子志鸿的注意力全集中在了房子上,办公室的好多事情都没过问,张倩全都管下了,小周提醒得也应该没错,好在张倩精明却抓不住重点,这是女人的弱项。
志鸿自从带着那两个温州“小老板”炒上房子,似乎好多工厂都知道他在炒房,温州人的这一点令志鸿很佩服,他们同行之间虽然有竞争,但也有“帮带”,自己家没有的产品就互相串货,信息也都共享,对于风险时时存在的商场,集体行动自然比单打独斗要安全许多。
志鸿并不介意别人知道自己炒房,这样一来许多工厂跟志鸿的关系更加“铁”,有了更多共同语言,许多温州乡下的老板也想找志鸿带着炒房,有一个跟志鸿吹风:“现在开工厂做订单辛辛苦苦赚几个钱太不容易,还不我拿钱出来,你帮我寻几处房子,我准备全投进去。”志鸿借口自己现在公司事情多,没时间去看房,推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