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不能给别人添麻烦”的信条在很多方面是好事,比如造就了日本极为整洁的街道,没有人随地乱东西等等,甚至在体育场看完比赛后都会捡完座位附近的垃圾再回去,然而什么事都有一个“度”,超过这个界限,就会变得歇斯底里。
“怕给人添麻烦”到了什么程度?连自杀时都要考虑自己的自杀方式会不会给别人添麻烦,寡居的老人担心自己孤独去世后会不会给收拾遗体的人添麻烦……
在外国被恐怖分子绑架,最后被解救成功生还,若是个美国人,可能回国后会被当作英雄,若是日本人,回国后就会遭到口诛笔伐,因为给“人家外国”添了麻烦……
母亲的痛苦,在于她认为自己给社区自治委员会添了麻烦,而社区自治委员会之所以斥责她,是因为给垃圾清扫业者添了麻烦。
日本的垃圾分类回收制度世界罕见,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塑料容器、瓶罐、可回收废纸、有害垃圾和大型垃圾全都要分门别类进行处理,从上小学开始就要观摩并实践,很少有人会弄错,尤其是对家庭主妇来说。
部分垃圾回收再利用,部分垃圾焚烧,部分外观功能尚完好的大件垃圾可以免费提供给福利院等公益部门,剩下的无害垃圾经过处理后填埋进东京湾进行填海造陆。
垃圾回收之中,最重要的是可燃垃圾的回收。
可燃垃圾收集车的后方,有一个不断旋转的类似于联合收割机上的拨禾轮的滚筒装置,将各家的垃圾袋卷入其中并碾压,减小体积,使一辆垃圾车能收集更多的垃圾袋,若是垃圾袋中混有酒瓶,在碾压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爆裂,伤及附近作业的垃圾清扫业者,可以说是很恶劣的行为。
若是普通的容易被弄混的异物,清扫业者也就睁一只闭一只眼,但玻璃酒瓶这种可能会对人身造成严重伤害的,他们很难姑息。
垃圾回收政策的执行情况,各个地区不尽相同,外国人聚集较多的区域可能宽松一些,平野家这种日本传统住宅区就会严格一些。
有日本某些地区,甚至会对不按规定分类处理垃圾的人进行电视曝光处理。当然这种事在近年来少了一些,因为那个家庭一旦被曝光,就会遭到社区居民的冷暴力驱逐,比如夜晚向你家泼油漆扔死鸟之类的,类似于学校里的霸凌现象,直到你主动搬家,离开这个社区,搬到另一个城镇的新社区。而新社区的居民一旦知道你曾经因为乱扔垃圾被电视曝光过,同样会对你家进行冷暴力骚扰,最后整个日本几乎没有容身之处,甚至因此而自杀的人也不在少数,这在其他国家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母亲并不是在小题大作,因为这确实是一道难题,若是解决不好,会造成恶劣影响。
好在垃圾清扫业者念在这个社区以往没发生过这种问题,因此这次不予深究,但是下不为例。
仁介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他回想了一下,摇头说道:“不对,这件事有问题。”
“诶?”低声互相安慰的父母抬起头,望向仁介,儿子的镇静在此时显得格外奇怪,不过也让他们的心中油然而生一丝希望。
昨天,他们还怕儿子跟以前不同,担心他是不是被磕到脑袋或者被怨灵附体,然而现在他们却希望儿子能说出什么所以然来,哪怕一点点也好。
仁介把书包放到沙发上,“今天的垃圾袋是我拎出去的,我很肯定,袋子里当时没装着酒瓶,无论是拎着袋子走路还是把袋子放到指定地点的过程中,袋子里面都没有发出瓶子叮当碰撞的声音。”
爱花的心中也是一动,她抓起抱枕,使劲掷向他,被他接在胸前,她说:“喂!你可要想清楚再说!不然我就把你这条废柴赶出家门!”
仁介苦笑,少年在家中的地位到底低到什么地步啊,他说:“今天的垃圾袋虽然很大,但是手感很轻,如果里面装着几个酒瓶,不会是那个份量。”
“那……那酒瓶是哪来的?”父亲问道,母亲也呆呆地看着仁介。
“那三个酒瓶在哪里?是父亲你平时喝的酒吗?”仁介问道。
“不知道,已经被垃圾清扫业者拿走了。”父亲摇头。
“这样啊……”仁介有些怀疑那位浓妆大婶,毕竟她与自己在早上扔垃圾时见过面,应该算是第一嫌疑人,但毕竟无法完全确定,在自己离开后,其他人同样可能往垃圾袋里塞酒瓶,不能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形成特定的主观印象。
“这件事交给我吧,我来找出是谁在针对咱们家作出这种恶劣的行为。”他说道。
父母面面相觑,仁介在他们印象中不过是个16岁的孩子,甚至如爱花所言,是个平庸的废柴,这么重要的事,真的可以交给他吗?
仁介没有说什么豪言壮语,只是安慰了一下父母,便自行上楼。
夕阳已经完全落山,天色一片昏暗,路灯亮起,为路上来往的行人提供些许光明。
他将《华夏诗词精选》扔到书桌上,站在窗边,眺望远方,素未谋面的诗人的名作从心头滑过,只不过稍微改动了第一个字:
千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