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老爷。”
就这样一场反对的暗潮便在京城之中涌动了起来。
不止在京城,就在江宁,也收到了消息。
江宁府白莲教南天宗的一处府邸内,孙天明正端在矮凳之上,面前摆着一副长案,案上却是一具古琴,孙天明正在闭目抚琴,虽然指法稍显稚嫩,但也是曲调悠扬,听着也是让人觉得耳目一新。
“少宗主,京城文长老飞鸽传书来了。”一个中年人恭恭敬敬的将一个纸条呈给了孙天明。
孙天明把琴止住了,喃喃的说道:“毕竟还是生疏了啊,比不得当年。”说完也是把纸条接了过来,看了起来,纸条上写着:
“宫内言四阿哥欲练兵,圣意恩准,穆党私下欲阻,我等如何行事?”
孙天明,把左手边书桌上厚厚的案宗,从中抽了一两页纸,拿出来看看后,响了一会,说道:“穆党要阻,我们就不便掺和进去了,给文长老回消息,告诉他,让他转告宫中,有些事情外面不好动手脚,可以在里面做做文章。”
“是”中年人退下了下去。
只见那曲调怪异的琴声又响了起来。
……
“啪!”
一个上好的景德镇青花瓷杯,被道光狠狠地砸在地上了。
“他们这是要干什么!”道光拿着手中被驳回来的圣旨,厉声的喊着。
驳回圣旨在古代并不少见,自打汉朝开始,中国的权利分布呈现出一种畸形的平衡,这驳回圣旨便是其中一道平衡的机制、都说皇权无边,但实际上并不是这个样子的,为了平衡皇帝的权利,皇帝与文官达成了一种妥协,那就是封驳权,这封驳权源于三省六部,应自唐代始。封驳权,即如认为皇帝诏书因不合时宜而不便下达时,可将诏书封还加以驳正。六科也有封驳权,内廷拟旨交六科,六科认为不合理者,六科给事中可加以驳正缴回,称为科参。清朝承袭明制,只不过之前有封驳权的是六科给事中,现在变成了通政司。
潘世恩也是没有想到,虽然通政司有这个权利,但是自打雍正爷开始,通政司就没有驳回过任何皇上的圣旨,虽然乾隆朝有过几回,但那时皇上自己要撤回旨意,又不好自己打自己嘴巴,才暗示通政司驳回的。今天的通政司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直接把圣旨给顶了回来,如何不让道光大光其火。
潘世恩没有办法,也只得说:“通政司说兵者国之大事也,未经军机处商议,没有六部合议,草率练兵,不合规制,所以给驳回来了。而且,除了通政司,都察院也有许多言官上书,说四阿哥年间尚幼,骤降大任,恐难负荷,希望皇上收回圣旨。另外直隶总督讷尔金额也上说天津府夷事繁杂,若驻防天津府,处理不当,恐又启战端,望新军迁址承德府。内务府也上了折子说广东十三行是内帑之源,若是与新军牵扯,多有不便,希望以后广东十三行的事务都要向内务府上具条陈。”
“啪!”龙书案上的和田玉笔架,也被道光帝给摔在了地上。道光帝这次是真的愤怒了,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权威被人动摇了。就在此时,王福安有跑进来了,说道:“皇上,太皇太后有懿旨,让皇上去一趟慈宁宫。”
这位太皇太后就是嘉庆帝的第二个皇后何睿皇后,当年乾隆皇帝一直很喜欢道光,因此才把嘉庆立为皇帝,后来道光帝也是很的嘉庆皇帝的欢心,加上他又是嫡长子,所以一直都是储位的唯一人选。相传当初嘉庆帝驾崩,没有来得及立下遗嘱,虽然众臣都知道道光是唯一的皇帝候选人,只是涉及皇权,不敢妄言,后来来时和睿皇后发了明喻让道光帝继位。所以从这里说太后对于道光帝还是有拥立之功的,后来道光帝对于太皇太后也是极为孝顺,视太后如同生母。太皇太后本身育有两子,一个是惇亲王绵恺,道光十八年逝世;另一个是瑞亲王绵忻,道光八年逝世。后来道光帝不忍太后血脉断续,便让自己的第五子奕誴过继给了弟弟绵恺。
这个时候听到太皇太后相招,道光帝怕是太后有什么急事,所以也是连忙摆驾慈宁宫。
进到了慈宁宫,与太后见过了礼,道光就问:“不知母后找皇儿来,有什么事情吩咐吗?”
太后也是招了招手,叫皇上来到身边,等到皇上走到了近前,才说道:“皇帝,本来**是不能干政的,但是奕詝这档子事既是政事,又是家事,所以哀家才找皇帝来说一说。”
“还请母后明示!”
“听琳贵妃说奕詝要练兵,闹得朝廷纷纷扰扰的,就连宫里面也是不得清静,如果军机处和六部九卿都是反对的话,那皇上还是要从善如流,毕竟咱大清朝还是的要靠着这些臣工们的啊,不要为了一两件小事,闹得沸沸扬扬的,于皇上于社稷都是无益的。”
“是的,儿臣听母后的就是了。”
“就这档子事,没别的了,你忙去吧。”
道光退回到了养心殿,到现在他才知道了,这是一场有预谋的串联,不仅内务府、通政司、直隶总督署、都察院,甚至还有人把触角伸到了大内。这是道光皇帝万万不可容忍的,若是太皇太后不逼着他表态,或许他还会考虑自己之前的决定是否草率,如今他被太皇太后给逼如此表态了。那心中的怒火可想而知。
望着养性殿上面雍正皇帝亲书的“圣心独裁”的条横。道光帝思考良久,于是飞速的下了三道中旨。中旨是皇上直接下令,可不经过通政司的,更无需与军机处、六部合议。阖清朝一代,真正下过的中旨,屈指可数,最为有名的两道中旨乃是康熙招巴图鲁擒鳌拜时下过一道中旨,还有一道乃是当年雍正爷遭八王逼宫,下中旨招怡亲王,现如今,道光帝却是连发三道中旨,却正是让人大出意料了。
道光帝亲自书写好了三道中旨,让李全忠封好,然后传旨明日百官毕集,他要在乾清宫圣心独裁一回。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